德国天才4

德国天才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彼得·沃森
出品人:
页数:452
译者:王莹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2443
丛书系列:德国天才
图书标签:
  • 德国
  • 文化
  • 思想史
  • 德国史
  • 历史
  • 彼得·沃森
  • 商务印书馆
  • 哲学
  • 德国
  • 天才
  • 历史
  • 文化
  • 思想
  • 哲学
  • 科学
  • 教育
  • 社会
  • 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德国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西方国家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强国,甚至比当时的欧美诸国更具创造性和影响力。她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灿若辰星,将其科学文化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20世纪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统治使天才锐减,折断了这一进程。“二战”后,德国重整旗鼓,跻身发达国家前列,但其光辉历史至今仍被纳粹罪行的阴霾所笼罩。

《德国天才》力图纠正世界对德国的陈旧观念。它是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长达850页的情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这部兼容并包的文化与思想史中,彼得•沃森拨云见日,追溯历史真相,探索德国天才的起源。他不断追问德国的科学文化为何能蓬勃发展,又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使德国失去了引以为傲的传统思想领域,艺术披上了“褐色”的外衣,政治沦为了纳粹的宣传工具。然而,法西斯的残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暂时中断了德国天才人物的涌现,无法完全遮蔽他们的光芒,德国在今日世界的地位和影响正是得益于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等天才的精神和品质。

作者简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曾就读于伦敦达勒姆大学、伦敦大学和罗马大学,先后担任《今日种族》《新社会》等多家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记者和撰稿人。1997年起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德国天才》《20世纪思想史》《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卡拉瓦乔的阴谋》《心理战:心理学的军事用途与滥用》等。

目录信息

第五编 帝国之歌:希特勒与“斗争的精神化”
第三十四章 纳粹美学:褐色之变
第三十五章 第三帝国的学术:没有所谓的客观性
第三十六章 神学家的黄昏
第三十七章 德国战时科学的成果、失败与耻辱
第三十八章 流亡,通往外界之路
第六编 希特勒之后:困境下德国传统之承续
第三十九章 “第四帝国”:德意志思想在美国的影响
第四十章 “陛下最忠诚的敌国子民”
第四十一章 “分裂的天空”:从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再到拉青格
第四十二章 德国咖啡馆:“一个前所未见的德国”
结语 德国天才:眼花缭乱,奉若神明以及内在性的危机
附录 三十五位被低估的德国人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说不清楚,昨晚在以色列,德意志,和美利坚之间穿行,我们没有天空,而大地也在自杀,我个人强烈的民族体验,像悬崖般的伤口,历史不够用了,神奇的处境,反而让音乐自由起来,若不眷恋这一切,玩乐的场域,愈加绝望而,热衷我生而长之的那个民族,开始认同,成了的是伟大的,丧失的是我们追求原谅

评分

这一套终于看完了。

评分

第三帝国卷,我想我们这里,只怕好坏都不成

评分

纳粹德国,后纳粹德国

评分

大杂烩感觉太浓啦,还是更喜欢有聚焦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