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伏错落的诗文词句之间,窥探传统而经典的观赏花卉,看它们如何绽放和凋落,如何承载这世间的爱与哀愁。
结合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古代与现代博物学视角,《桃之夭夭》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传统花卉的一种全新视角。对这些传统花卉,书中详述了她们中文名字的由来,记录了她们在诗词歌赋里传递的悲喜忧伤,以及古人与她们情感交织的典故,此外,亦披露了作者与她们邂逅相遇的故事。这些内容,或清新,或厚重,同时兼具现代都市生活的情调和传统经典的美。伴随着文字的引领,让我们得以重拾身边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王辰,笔名天冬,1981年生于北京,科普作家,自然摄影师。
北京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硕士,现从事科学传媒相关工作。
曾出版《华北野花》、《中国湿地植物图鉴》、《亲近野花野草》、《聆听树木之语》等十余部图书,发表科普文章四百余篇。游走于城镇与野地之间,接受荒郊野岭与繁华都市的双重磨砺。
每个员工生日的时候,公司会照按意愿赠送一本书。本来我选的是《定本庄子故》,因为某些原因,改成了这本《桃之夭夭》。 最早关注上天冬,可能因为他是微博上“博物杂志”一派。可是真正喜欢上他,却是因为他那幽默的#天冬冷气#——“揽二乔于东南兮”,当年诸葛亮也做过现在天...
评分这是怎样的两本书 ——《格物小事记》“桃夭”、“野草”二册出版小记 2015年9月,《格物小事记》系列之中最初的两册——我姑且称之为“桃夭”和“野草”——终于出版面市。这其中,间隔了七年时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松散地放假,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构想并尝试...
评分每个员工生日的时候,公司会照按意愿赠送一本书。本来我选的是《定本庄子故》,因为某些原因,改成了这本《桃之夭夭》。 最早关注上天冬,可能因为他是微博上“博物杂志”一派。可是真正喜欢上他,却是因为他那幽默的#天冬冷气#——“揽二乔于东南兮”,当年诸葛亮也做过现在天...
评分这是怎样的两本书 ——《格物小事记》“桃夭”、“野草”二册出版小记 2015年9月,《格物小事记》系列之中最初的两册——我姑且称之为“桃夭”和“野草”——终于出版面市。这其中,间隔了七年时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松散地放假,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构想并尝试...
评分每个员工生日的时候,公司会照按意愿赠送一本书。本来我选的是《定本庄子故》,因为某些原因,改成了这本《桃之夭夭》。 最早关注上天冬,可能因为他是微博上“博物杂志”一派。可是真正喜欢上他,却是因为他那幽默的#天冬冷气#——“揽二乔于东南兮”,当年诸葛亮也做过现在天...
几乎每一篇都要批评人工栽种的花有多不堪。体例前半截是古诗词后半截就是野花赛高。
评分看起来很有趣读起来很乏味的一本书,总算是硬着头皮“啃”完了。堆砌了很多诗词、典故、传说,但并未深入挖掘,也缺乏独到见解,有隔靴搔痒之感。作者总喜欢用“……吧”“……了吧”的句式,文笔实在有点矫揉造作。看在插图不错的份上,勉强给三星。
评分关于一草一木,所见所思,由眼前上溯至上古的八卦。植物看似寻常,其实都是有历史有文化有背景撑腰的低调老头。这系列书,让人肃然起敬。 以及书里各种让人吐槽的植物八卦……古人也很好玩。
评分作为植物学专业作者来说,此书科普门槛低了,老生常谈无新意。
评分不是很喜欢这种“自然感悟”的方式:当科普看不足,当散文看又不够味道。术语没有解释;用语看似典雅,但这种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语言意思更难懂。有几篇最后的“感悟”非常高冷,仿佛别人都是傻瓜,糟蹋了花(如“玉簪”篇);而“萱草”那篇更是有点恶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