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理论》作者约翰·希克斯是当代西方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著述很多,他的经济理念自成体系,有一定影响。《经济史理论》196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73年再版。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市场的兴起,货币、法规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农业的商业化过程,劳工市场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历史等。作者把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区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由放任或集中干涉,这种看法具体体现在上述各个专题的阐述之中。
由于学力很低,又不是主修经济的(其实是历史),这本书越到后面越难啃,尤其是到了李嘉图大哥那里(希克斯大概是他的拥趸),还是懂一点古典理论为好。但就希克斯的方法,本书中一再强调一般,连贯,这些就历史方法而论也是正确的,他强调特例,这就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容易被...
评分内容5分,翻译3分,翻得不流畅,虽然没有错,不影响阅读,建议出新译本! 本人学工科,不懂经济学,当初买这本就是为了科普的。斗胆总结下,经济的发展以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商人不断面对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渐渐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套经济体系和制度。
评分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们专业文献研读的作业,开始读确实不懂,读了两遍,后来还边读边注解,总算比较知道在说什么了。
评分就像Hicks本人在结论篇中所说的那样,他所著的这本书尝试从国家(及国家政策)以外寻求经济史自身发展探索的道路。虽然从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开始写起,但即使是这一初始篇章,所寻求的也并非原始商业的创始期情况,而更近似于城邦期之前或之间的植根于农业和落后部落的商业...
评分由于学力很低,又不是主修经济的(其实是历史),这本书越到后面越难啃,尤其是到了李嘉图大哥那里(希克斯大概是他的拥趸),还是懂一点古典理论为好。但就希克斯的方法,本书中一再强调一般,连贯,这些就历史方法而论也是正确的,他强调特例,这就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容易被...
也没有读完。。。
评分终于不觉得晦涩难懂了。去年我的理解能力是有多差!
评分封建主义是军队向政府的转化。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评分内容应该说不错,但翻译惨不忍睹导致毁书,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勉强提炼一些信息点和议题。大致来说是采取经济模式上习俗—指令—市场(混合型)发展过程的视角,探究国家与商业关系自城邦时代以来的进展,作为解析经济史的视角。试图用理论串起单纯的数理和资料堆砌型经济史来,因此在意历史机制和变量的作用:契约方式和深度的发展对商业推广和公司发展的意义,信用扩张/货币膨胀造成中世纪中晚期地中海从重金属货币向纸币痛苦过渡的过程,此时重商主义国家和法币制度则慢慢占据上风。受限于视野,西方案例多,对中国认识略少,汉朝和罗马的比较有些不伦不类。对俄中论述仅为简单的由于商业对国家渗透不足反导致国家有余力进行全面国家资本主义化。结论从历史发展高度点出了全球化经济中的问题: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
评分这本短小的著作注定不是讲述世界经济的历史,而是通过对经济史的全面考察得出在几个重点方面(市场、货币、农业、劳动力、工业革命等)的某些总的概念。希克斯认为自己阐述的方式不同于汤因比和斯宾格勒,而与马克思更有相近之处。我赞同这一点,并同时认为就语言表现力而言,他与老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绝不只是翻译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