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尼采的评论毁誉不一。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在这本书里,尼采以自己的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因而这本书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2012年度“长江学者”。
团结出版社近来推出大量插图珍藏系列,而且价格比其他出版社同类书贵不少,似乎就因为它们是“插图珍藏”。然而我不得不说这套书的插图不仅不是亮点,还是污点。首先,这些插图并不希罕,没什么珍藏价值(这些图据我推测,大概是从网上GOOGLE得来的);其次,插图印刷很差,不...
评分上个礼拜我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书,叫《看哪这人》。可是不知道“尼采自述”这几个字到底要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仅仅是个副标题。还有虽然封皮设计我不太喜欢,不过并不影响阅读的乐趣。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章节题目吧: 第一章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 第二章 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第三章...
评分 评分 评分当看到译者把尼采的 die ewige Wiederkunft 译成永恒的反对未来,我就看不下去了。die ewige Wiederkunft 是尼采的核心概念。Wiederkunft 应译为复返,再次来临,可能是与基督教有关的用语,如耶稣再次降临也会用wiederkunft这个词。所以,译成永恒轮回或永恒复返都可以。 豆瓣...
凡是不能置他于死地的,懂能使他变得更强壮。P13 人们理解哈姆莱特吗?使人发疯的不是怀疑,而是确信……然则人们必须是深刻的,必须是深渊,必须是哲学家,才能有这般感受……我们全都害怕真理……P41 真正的危险乃是本能过早地“理解自己”。P51 没有人能够从包括书本在内的事物中听到比他已经知道的更多的东西。凡是人们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达不到的东西,人们是听不到的……谁若以为已经理解了我的什么东西,他其实只是根据自己的形象编造了我的什么东西。P60 尼采,清醒的自恋者啊! 与其说尼采反对基督教,可能不如说是基督教孕育了尼采,因为正是通过反对基督教他确立了自身。千年的压抑终将引来一个尼采式的爆发与回归。如果基督教能够理解尼采,可能尼采就是他们期待中的弥赛亚,拯救他们的新耶稣。然而,人们不可能理解尼采。
评分尼采精神崩溃之前的总结之作,包含对自己此前主要著作的导读。“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尼采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一种魔鬼般的自信。其实这种将自身每一种生理、心理和观念的细小变化都视为文学和思想“事件”的做法(每天张开眼,遭遇的一切事情全都充满了意义),是最不容易导向虚无主义的——但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尼采自称“非道德者”、“反基督者”,憎恶同情、伪善和颓废,最后却戏剧性地与受辱的都灵之马抱头痛哭。在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是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如何在保持一种耀眼的自我中心主义(在“真的寂寞”里,这是唯一的选择)的同时,又能全面避免精神坍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评分我为什么如此智慧,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为什么我是命运。上天的节奏啊
评分不知为什么会因尼采而感动,被那种诚实的“精神洁癖”打动。但是世界是不完美的,一切完美都要被毁灭。震撼并惋惜。 第41页:『使人发疯的不是怀疑,而是确信』
评分这本书汇集了尼采对自己作品的导读,即他为什么写了那些书。前面三篇自信满满的文章也是他对自己的一个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