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澄清,并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功利主义的经典答案。第三章探讨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何以可能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人们接受的问题。第四章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给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证明。最后,第五章论述了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功利主义最为一种真正的现代思想,它之所以对当代的人类思想具有更大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其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简单,并且符合常人的理性:合乎道德的行为或者制度应到能够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更主要的是因为,通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如"社会...
评分这里首先应该解释一下什么叫功利主义,严格意义上而不是随便说说的。首先功利主义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它是在休谟和康德分别创立互相对立的两大伦理学流派以后,由边沁和穆勒分别提出理论的另一伦理学流派。他们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We should ...
评分“在功利主义者看来,这个终极目的既然是全部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必然也是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标准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些人类行为的规则和戒律。 ” 波兰斯基在《导论:作为实践科学的伦理学》一文中提到:“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伦理学标志性地放弃了确定‘何为最好生活’的主题,...
评分一、四个问题的阐述 (一)功利主义的基本含义 穆勒在阐述功利主义的基本含义之前,对行为对错的标准问题及为何要阐述功利主义含义问题做了论述。他认为对行为对错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学界虽然争议不断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但这并不损害功利主义伦理学说...
评分在对功利主义的质疑中,有一种声音是非常有力的,那就是如果我们以效用来替代道德感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的话,那这个世界是非常可怕的,人们将成为效用的奴隶,人们之间将不存在情感,只有赤裸裸的利益,正义将被效用所取代。 好吧,让我继续提出反对的声音,效用是否是一切,正...
当年看原版的论自由,折腾我好一阵子。本书老老实实看了中文,感觉能看出点意思来,但是也折腾了我好一阵子。
评分密尔将效用主义详述为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并把快乐做了质上的高下之分,这是对边沁式功利主义极有力的批判,大大提高了“功利主义”这一学说的适用性。相比于《论自由》,本书是一部伦理学作品,讨论了为什么要把效用主义作为善和正义的根据。这种根据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之上的,而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洞学说。虽然密尔当时也很注意将宗教纳入分析框架,但现代性中的效用主义日益祛魅,神圣之感也渐渐褪去。密尔在书中对幸福质量差别的认识对我而言简直是对抗虚无主义的救命稻草。
评分有点认同
评分密尔的一些叙事老让我嗅到了集体主义的味道…细思极恐
评分穆勒否定了契约这一创想的虚无缥缈性 ,将伦理问题的终极回答置放在了人的最基本与最可能的诉求中,同时,他又站在与康德的旁边赛道,暗戳戳与之较劲。本书中,穆勒修正了边沁那种不问快乐质感的冰冷,又始终把康德当成一个假想敌。他讽刺康德对“普遍律令”提法的“近乎荒唐可笑”,而且最后部分一直抓着义务论证,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构成了一个隐微的对话。在这本书中,穆勒是从功利主义“不是什么的”角度来证成“它是什么”的,他一一驳斥了人们对功利主义的诸多误解,辨明了满足非幸福、集体幸福非个体幸福,他假定了人们自愿放弃后导向的利他型价值选择将极大消除痛苦,而这种观念肯定会被康德认为是不道德的“人作为手段”。作为康德主义者,我觉得穆勒对于经验的诉诸反而近乎天真——他期待用累积经验验证幸福结果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