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

不如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富芦花(1868-1927),明治、大正时期小说家。出身熊本县,本名健次郎,为德富苏峰(1863-1957)之弟。芦花曾加入兄长苏峰创办的民友社,和兄长一起共事过。不过,长久以来,兄长在世人面前的出色表现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恼,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才以小说《不如归》在文坛确立独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会小说《黑潮》和兄长苏峰断绝兄弟关系。芦花的言行虽稍过激烈,但因受俄国小说家兼思想家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的影响,使他始终立于基督教人道主义的立场。之后,他在粕谷(东京世田谷区)过着田园式的半农生活,以「生活即艺术」的文学为目标,而撰成主观且富浓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芦花本人的姓,采用的是「冨」字,而非「富」字。芦花作品有随笔集《自然与人生》与《新春》、小说《不如归》、自传小说《富士》与《回忆录》等书。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富健次郎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林纾
出版时间:1981
价格:0.74
装帧:
isbn号码:
丛书系列:林译小说丛书
图书标签:
  • 林纾 
  • 日本 
  • 小说 
  • 林译小说丛书 
  • 旧书 
  • 商务印书馆 
  • 日本文学 
  • 德富健次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不如归》,为明治、大正时期小说家德富健次郎(1868-1927)的成名作。小说的内容,主要在描写甲午战争时,遭受封建家庭阻碍以及结核病所苦的浪子与丈夫川岛武男之间哀凄无限的故事。浪子要面对蛮横的继母、不和的婆婆,最终在武男出战之时,被婆家赶出门。《不如归》取材自大山严(1842-1916)元帅的女儿信子的悲伤故事,于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1898、1899)在《国民新闻》上连载。当时这部小说引起空前的回响,使健次郎的文名扶摇直上。这部极为知名的小说,后来也成为众多戏剧、电影的原作,今日仍为大众所喜爱,与《金色夜叉》并称为明治第一畅销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忘了在那门课堂上听来的一句话,“翻译家难道都是外文极好的吗?不,其实他们是中文功底极深。” 在读《不如归》的时候,常常就在一些段落中感受到译者丰子恺的翻译功力。摘录以下几句。 “怎么才能报仇?怎样才能发现可以使片冈,川岛两家化作微尘的地雷火坑,而自己务须站...  

评分

评分

写在前面——每次给文章起名字都是一种痛苦。看了本书的名字,我想到不少古代的诗句,比如什么“归去来兮”,比如什么“王孙归不归”等等。不过不管怎么改都注定标题党,那就恶心点,臆造一句:“即读此书,云胡不归?” 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文章还是当《<不如归>的读后感...  

评分

德富芦花的《不如归》写的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浪子”先是被迫别离深爱自己的丈夫,后又孤单死去。造成她这个悲剧结局的不是情感的变故,而是肺病和家族延续之间的冲突。所以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就非常的纯净,没有争执,没有怪怨,没有猜疑,没有私情。只...  

评分

不如归——不知道原本是怎么样的书名,可这中文的书名取的真好。遥遥相望,若若相守,不如归。 其实很少看日本作家的书,总觉读起来略显冷清,虽有种凄美的质感,可看着却体会到孤寂,因此也很难吸引到我。可这《不如归》实在太适合阅读,寥寥数语就被平实简单的文字卷了进去...  

用户评价

评分

觉得英文survived her husband一语用来描述这婆婆太恰当了,那段描写非常棒:每读到林琴南对威海战役的小评,我也热血了……

评分

也是一个翻译好方法,从英译本译日语,要不难免会受原文左右

评分

翻译好厉害

评分

老一辈的翻译确实很牛

评分

佩服死林琴南了 第一次感觉看译作比原作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