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科學史 科普 科學哲學 科學 吳國盛 哲學 科學人文 社科
发表于2025-02-23
什麼是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直麵現今國人科學概念的誤區,即要麼把科學等同於技術,等同於促進生産力發展的工具,要麼把科學看成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智力成就。作者指齣:科學成為推動曆史發展的強大動力隻是十九世紀以後的現象,科學根源於希臘人對於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文化現象。現代科學起源於 希臘科學的復興以及基督教內在的思想運動,對力量的追求、對自然的控製和徵服成為現代科學的主導動機。在數理實驗科學的意義上,中國古代並無科學。在博物學的意義上,中國古代有獨特且強大的科學傳統。
吳國盛,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空間物理專業。1986年獲北京大學哲學係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1995年起師從葉秀山教授在職攻讀西方哲學,199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9年迴到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所著《科學的曆程》齣版近20年,仍是科普領域的暢銷圖書。此外還著有《技術哲學講演錄》《現代化之憂思》《反思科學講演錄》《時間的觀念》等。
在得到上聽過,解讀的人水平很差啊,讓我覺得這本書很空洞。機緣巧閤看瞭原書,哈哈哈慶幸。強烈推薦一下。https://m.weibo.cn/1927070524/4333806699767351
評分試圖用科學史敘述代替科學哲學式迴答,通過發掘西方科學的博物學傳統為中國科學求得閤法性。看似走齣既往研究的窠臼,其實換湯不換藥。對希臘科學與近代科學特點的分析過於簡單,“人性理想”這個概念太形而上學化,十分失敗。
評分試圖用科學史敘述代替科學哲學式迴答,通過發掘西方科學的博物學傳統為中國科學求得閤法性。看似走齣既往研究的窠臼,其實換湯不換藥。對希臘科學與近代科學特點的分析過於簡單,“人性理想”這個概念太形而上學化,十分失敗。
評分吳國盛教授《什麼是科學》通過科學的溯源和中西文明的比較,告訴我們什麼是科學,讓我們拋開以往對科學的誤解,對科學有瞭一個深入的再認識,重新理解什麼是科學。
評分極好!想列為鞦季讀書會書目,但內容博雜精微,涉及的話題與要點太繁復,有的又沒有仔細展開,應以此為興趣點做延伸式閱讀,像討論時間空間那一部分可再讀《時間的觀念》,隻讀一遍顯然隻能産生點滴印象。本書最重要的是解決瞭一係列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已經有太多觀點因為基於不加考察的根本性問題而謬誤叢生卻習焉不察瞭——科學就是實用的嗎?自然是什麼?本科是什麼?希臘科學為瞭什麼?大談柏拉圖的人有幾個懂幾何?大談現代性與大屠殺的時候,我們又對背後的數字有著怎樣本質性的理解?最有啓發的地方,是分析唯基督教神學中唯名論、唯實論與現代性的關係的部分,很多地方都從“科學”的角度對問題做齣瞭重新闡釋。理解什麼是科學,本質上就是在理解人如何處理自我與世界的關係、也是在理解人如何看待這些關係的變幻。
有个朋友是吴教授的忠实粉丝,极力推荐这本书。平时对这种严肃的书是比较发怵的,但这本书让我颇有意外惊喜之感。行文毫无学术论文感,怎么说呢,是一种听讲座的感觉,娓娓道来,很自然地就看进去了。后来听朋友说,吴教授是北大的明星教授,课讲得特别好,也经常到校外演讲,...
評分 評分三日读毕,痛快。此书可谓是吴先生多年来反思科学,反思现代性,关注博物学的集成之作。阐明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出现古希腊样式的理性科学,是因为两种文明的“人性理想”不同,前者求仁爱,后者求自由,其途径分别为礼教和科学,这根本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中国后来与西方迥异的...
評分有个朋友是吴教授的忠实粉丝,极力推荐这本书。平时对这种严肃的书是比较发怵的,但这本书让我颇有意外惊喜之感。行文毫无学术论文感,怎么说呢,是一种听讲座的感觉,娓娓道来,很自然地就看进去了。后来听朋友说,吴教授是北大的明星教授,课讲得特别好,也经常到校外演讲,...
評分什麼是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