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是美國著名中世紀科學史傢,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係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係主任,專長中世紀科學、自然哲學、科學與宗教,1983年被任命為著名教授。獲得多項榮譽和奬勵,包括1992年的科學史最高奬薩頓奬。
《近代科學在中世紀的基礎》是一部經典的科學史著作。它考察瞭中世紀科學的成就,並從哲學、宗教、體製等方麵令人信服地錶明,與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學並非源於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而是植根於古代和中世紀。有四種關鍵因素使中世紀歐洲為新科學做瞭準備:(1)希臘-阿拉伯的自然哲學著作於12、13世紀被澤成拉丁文;(2)中世紀大學的發展;(3)基督教麵對世俗學問所作齣的調整。(4)亞裏士多德自然哲學的轉變。《近代科學在中世紀的基礎》語言流暢,內容平易,適閤對科學史和西方文化史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曆史中的革命還是連續,相對還是絕對,偶然還是必然,作者更多的受科恩的影響,更多的強調瞭歐洲自我的發展,而不是一種全局觀,所以,感覺索然無味,得到的東西比較少,屬於特彆無趣的東西。但是他提齣瞭關鍵問題就是在中世紀自然科學發生的充分必要條件是什麼?他的迴答是翻譯,神學傢,自然哲學傢的前提,但是我要說是政治經濟學設置的背景下
评分中世紀自然哲學和科學起源的入門讀本,泛泛而談言簡意賅,如果想要建立全麵認識還是需要邊讀邊建立體係。對我而言,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去年讀到它,我的翻譯工作會快一點。
评分中世紀並不黑暗,而是霞光萬丈的黎明。各種翻譯運動將大量被時光掩蓋的知識帶迴歐洲人麵前。構成瞭今日科學的基礎。
评分重要的爭論都清楚地重述瞭一遍,如果有些插畫就更好瞭。
评分對中世紀自然哲學的介紹挺細緻的,但是中世紀自然哲學對近代科學有何種影響的部分就有些牽強含混之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