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阿城 随笔 文学 中国 散文 中国文学 随笔/散文/杂文 阿城文集(平装)
发表于2025-02-22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城先生散文集,闲谈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擅长清谈的风格。
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paperback 2016/12/30 凌晨 @Home, London WC1N 需要做填空题的书,一定要好好保留,今后价值连城。对了,书的内容更无价。太喜欢阿诚了。
评分好!
评分哈哈,太好玩了,跟以前版本的大段奉命删除不同,这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代替敏感词语。一种久违的感觉,重回小学根据句子填词语时代!
评分满眼的毛时代、框框框,看着心惊。阿城的企图心实在很大,拟以“礼下庶人”串联起从先秦到五四再到当代的文学创作,有企图心当然是好的,但不同语境下“礼”与“世俗”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总是要贴着这条线说,很多就显得刻意乃至舛误,比如唐诗,仅仅说元气足、世俗,而不谈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律诗的定型,不谈唐诗里的“礼”,说不过去。看着好看,细想想,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再有阿城不止一次说自己小说的不好,给人的感觉好像不爱惜自己的羽毛,我是觉得他的小说比这些随口打哇哇的文章好得多。
评分很碎。
这是一本老书,被我在图书馆无意翻到。 书中提到一些家庭妇女听一位佣人念红楼梦,不仅津津有味,还要评论一番。这大有世俗之尽头,让我想起前些日子买了本《收获》,母亲说当年没有电视剧都看这书来着。我有点惊讶,如今大学生都轻易不动的纯文学杂志,当年竟然是非常通俗的...
评分大陆出版的《闲话闲说》诸个版本都有不少删节,这个版本算是其中删除较少的,而且删除部分用□□标注出来,算有良心的出版机构了。我读时,特意和网上找到的电子档参照,总算能一窥全豹。 《闲话闲说》有一个副标题的,名为“中国世俗与小说”,副标题的存在更容易让读者了解这...
评分文革是中国历史的污迹,但是,却意外成就了一批不凡的文学家。 阿城先生是我极为推崇的一位。见证了一个荒诞的年代,牺牲了一代宝贵的青春,在最渴望的年纪最迷茫,在最应该收获的年纪潦倒,鲜有人能对加诸在自己命运上的不公能平心静气的记录。阿城的文字里没有戾气,也没有...
评分文革是中国历史的污迹,但是,却意外成就了一批不凡的文学家。 阿城先生是我极为推崇的一位。见证了一个荒诞的年代,牺牲了一代宝贵的青春,在最渴望的年纪最迷茫,在最应该收获的年纪潦倒,鲜有人能对加诸在自己命运上的不公能平心静气的记录。阿城的文字里没有戾气,也没有...
评分对啊~ //@兔子睡在窝边草上:还有三言二拍,那样鲜活的市井生活啊~~我感觉中国古典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是,他们真的特别注重日常层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宗教信仰的缘故,所以专注点就变成了现世的人生。就连鬼怪小说,也像另一个现实世界。 @咆哮女郎柏邦妮 : 昨晚@水...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