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堂语录

药堂语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作人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1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1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212400
丛书系列:周作人自编集
图书标签:
  • 周作人
  • 散文
  • 知堂
  • 中国
  • 随笔
  • 文学
  • 中国文学
  • 自编集
  • 中医药
  • 医案
  • 诊病
  • 药方
  • 医者
  • 经验
  • 传统医学
  • 诊疗
  • 方剂
  • 药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药堂语录》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前后所作文章五十篇,是其散文创作文体的一种新尝试,同《书房一角》为一类,文章篇幅短小,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作者自述为文经过是一部书“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药堂语录》就是其中一部分。题曰“语录”并不是想效仿儒释,记录自身言行以传世,而取其“说的更简要”,择取一点切入,抓住思想的某种闪现。

书中所“抄”所谈之书都是中国古籍,其中又以笔记为多。作者自称这些文章意不在针砭,只是“摊数种草药于案上”,“摆列点药”,但行文处处透着“疾虚妄”“爱真实”的精神。以《女人三护》为例,文章从《茶香室三钞》中女人三护一条,谈及佛家三护与儒家三从之不同,进而深及到对佛道儒的讨论,可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点评式梳理。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论文《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诗《小河》等均为新文学运动振聋发聩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目录信息


太上感应篇
文海披沙
科目之蔽
女人三护
习苦斋画絮
鼠数钱
琐事闲录
跨鹤吹笙谱
九烟遗集
如梦录
存拙斋札疏
姚镜塘集
汴宋竹枝词
五祖肉身
七修类稿
辛卯侍行记
舌华录
夷坚志
麻团胜会
划水仙
张天翁
洞灵小志
耳食录
洪幼怀
药酒
落花生
入都日记
许敬宗语
销夏之书
绕竹山房诗稿
宋琐语
南园记
郢人
燕窗闲话
七夕
朱詹
澹盦文存
松崖诗钞
武藏无山
指画
如梦记
日本国志
钱名世序文
曲词秽亵
读诗管见
曾衍东诗
右台仙馆笔记
方晓卿蠹存
夜光珠
中秋的月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朋友间喝茶闲聊,话题总离不开书,谈及买书,日积月累盘点下来,亦总有买不胜买的感慨。于是,不明所以的自然会有读书孰与买书多之问,所谓“来得及读吗”。彼时或者还一二三四讲出个子丑寅卯来,于今止说有瘾,对于书的品相装帧要求亦高,自我揶揄“集邮”心态。 顷读《药堂...  

评分

九月十月都在尽力收大部头,反倒变得很困窘,见着自己欢喜的书也不能买,于是久久地蹲在书店里到关门。由此想到王充,心里有些安慰。 时至今日,我仍觉得书之不易得,还似洪水猛兽,岁月的愈甚而愈见无奈,仿佛知道了命运的耍弄了。先前几年略有起色,似乎想读的书尽在掌握,只...  

评分

周作人《药堂语录》中《麻团胜会》之末云: “麻团不知是何种食物,以芝麻着团子外,抑或以为馅乎……吾乡捣糯米饭裹芝麻白糖或豆沙成团,名曰麻餈,又作汤圆外着芝麻,用香油炸之曰金团,恐二者均未必是也。” 这两种食物江南一带多有,前者吾乡径呼为糯米饭,后...

评分

长安米贵居不易,此处虽云世界各旮旯美食云集,却非我辈没出头的小北漂消费得起,而帝都人民生活糙恶,街边饮食粗劣不堪,往往一间馆子点上四五样菜或连吃上四五回都只认出一个味道——咸,仿佛亘古相传厨中但知有盐。一日三餐不啻苦刑,叫人难抑蜀中之思。思之不得,郁闷不已...  

评分

九月十月都在尽力收大部头,反倒变得很困窘,见着自己欢喜的书也不能买,于是久久地蹲在书店里到关门。由此想到王充,心里有些安慰。 时至今日,我仍觉得书之不易得,还似洪水猛兽,岁月的愈甚而愈见无奈,仿佛知道了命运的耍弄了。先前几年略有起色,似乎想读的书尽在掌握,只...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求百一之所得,就读那么个调调。

评分

“寂寂三田道,衰柳何苍黄”

评分

这本不是很喜欢,或许对周氏文白结合且倾向于文的“豆瓣式”书评(或读书札记)并不感冒。周氏在《序》中言及自己的写作似乎和“语录”此体合拍,思来想去便会觉得《论语》真是空前绝后。无论在诸子时代还是近代当代,任何以“语录”为名的作品恐怕都难以超越孔老夫子了。鞭辟入里、微言大义,论语也。

评分

比之前文章短了许多,且文言风格复现。寥寥数语话书记,读来颇有味

评分

书中佳言胜语琳琅满目,徇符语录之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