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阿城 随笔 中国文学 文化 散文 常识与通识 文学 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22
常识与通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此次出版的是阿城先生亲自编订的最新版本。
新版《常识与通识》与旧版大为不同,新版增添了谈话集这一部分,字数较以往增添了一倍之多。
整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获》专栏文章集结集,第二部分为对谈文章集结,同样在《收获》杂志上刊登过。第一部分即旧版《常识与通识》的全部内容,第二部分为此次新版增加的文章。整本书的内容主旨为普及诸多科学与人文常识,笔法生动,引人入胜。
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私以为十分糊弄。。。除了鬼和孔子那一篇比较喜欢,小时候在收获上看到过。总之就是不妨错过。
评分阿诚老师当然喜欢,可这本书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非要用生物基因海马回杏仁核来解释,如果这是常识,也是生拉硬扯的常识。
评分2017年已读062。
评分阿城最初为本书取名《煞风景》,意为从现实源头瓦解根除“梦境”,正如大多文章所做的,都追本溯源到大脑皮层的化学反应或混沌世初的文化表征,对当下人与人之间相同或不同的外在表现保持一种批判态度,从而打破继承下来的俗成浪漫;《攻击与人性》中大幅引用劳伦兹原文,用西化结论套用于世界,以不同于寻常的全局观视角重审历史,甚是精彩。但后记中也提到了一点,意识形态是无法攻破的,那么从常识角度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如果仅是“说对说错都没那么要紧”的话,那就完全是自说自话了——那么说得抽象点,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往返中为我们规划行程、束缚行为的“潜意识”,它可以不立足过去,可以完全凌驾于想象的经验之上,而常识的介入就是像是给了我们一根拐杖,或者指南针,至于它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就全靠个人了。(当然了这其实是个死循环)
评分看的生气!这么弄也能集本恁厚的所谓书来卖版税?
同王小波一样长在北京的阿城,言语中永远充沛的幽默感和调侃味道让他的文字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利器。 阿城这个人应该是少年早熟的,12岁便已遍览当时能读到的众多中西文学名著,这种阅读的天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体会到,无论文理,到他手里,似乎可以很快得其精粹,写作...
评分越看越喜欢看阿城的文章,越看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开卷有益,果然。 看他谈吃谈常识谈爱情化学谈足球暴力,用语平实,思路清晰,细节生动,言语活泼,情趣盎然,逻辑严谨,让人笑,让人忧,让人在笑中领悟,让人在忧中思考。 没有大道理,没有文艺腔,不卖弄,不玄虚,只有大...
评分阿城的文字,是我在活着的中国作家中看得最多的。他的每篇文章我都熟悉,也疯狂地搜集他散落在讲座、访谈、台湾杂志中的只言片语。最早是看阿城的小说,惊讶于文字的精到准确,有些分明是笔记小说的写法,血统正,有古意。后来看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世上最不可解释之事,...
评分阿城的文字,是我在活着的中国作家中看得最多的。他的每篇文章我都熟悉,也疯狂地搜集他散落在讲座、访谈、台湾杂志中的只言片语。最早是看阿城的小说,惊讶于文字的精到准确,有些分明是笔记小说的写法,血统正,有古意。后来看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世上最不可解释之事,...
评分- 認識阿城, 從《八十年代》、《七十年代》兩本書開始, 覺得他的訪談和文字特別好看, 知識文化底子很厚, 但又不造作, 很'落地'。後來看了他的《棋王.樹王.孩子王》, 也喜歡。 - 聽說有這本書出了, 滿心歡喜的, 以為是天大的事。老婆說, 她以前就有這本書, 想來應該是國內簡體...
常识与通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