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大陸知名作家鍾阿城的短篇小說結集。《遍地風流》中的「遍地風流」一輯有山川風景的襯托;「彼時正年輕」一輯的內容有年輕作為底色,寫各種知青下鄉的景況;「雜色」一輯裡,寫各種人生百態,我們迫得承認人生不過如此。傳奇或神奇褪盡,一把破提琴、一塊豆腐,一雙布鞋,一座茅房,提醒我們俗世無所不在的物質性。阿城的小說讀來如行雲流水,彷彿不著一力,細看則頗有講究。修辭遣字,是得實實在在造就出來的。
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K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带着少有的兴奋, “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者很多,但是阿城写的不一样。” 开始还是有点抗拒,因为阿城太火了,火到不敢去碰,怕烫手。结果机缘巧合的,买书凑满减的时候,它又自动推送到了眼前,于是权当缘分吧,把它买了回来。 封面可真好看,不过是...
评分论吃面条儿,我更爱黄酱。先蒸再糗,配上肥肉丁下锅炸,比芝麻酱香呐。 论配馒头,首选酱豆腐。整坛买回来,新馒头抹点儿糨的,剩馒头沾点儿汤儿,各得其所。 就算吃涮肉,吃的也是肉,芝麻酱终归是个调料,还得靠韭菜花提气。 你说说看,什么时候你会首选芝麻酱呢? 回身细瞧...
评分﹣對小說,或者說文藝,我一直是後知後覺得太離譜了。知道阿城,是看了《八十年代訪談錄》、《七十年代》以後的事情。當時對他的印象很深,覺得這種知識份子,今天不多,走的是另一條路徑,很厚,但又沒有城市人的那種酸味的自我優越感,很了不起。看了“三王”,也很喜歡。 ...
评分阿城自序里说,“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和“杂色”中的一些,都是他年轻时在乡下无事所作,而年轻气盛,不免轻狂,这些一个个风流故事便是轻狂下的果,三十年后整理旧作,竟也脸红,但却不得不折服于自己曾经的状态,年轻而任性的志气和腔调。换一种说法或许就是天赐的才气...
评分如果说在当代作家中,有鲁迅精炼有力之笔法者,我会首推钟阿城。阿城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文革中下乡十年,先后去到了山西、内蒙古和云南。阿城的成名作是他发表于1984年的《棋王》,《棋王》的出现,一反八十年代让大家涕泗横流的伤痕文学,让中国书写伤痕、反思历史的模式发...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戏谑里透着悲凉,书里书外。。。。。。
评分讓我重新認識了中文寫作。
评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戏谑里透着悲凉,书里书外。。。。。。
评分读完辑二 惊觉爸爸只比阿城小三岁 于是问爸妈破四旧上山下乡种种 听不出态度 只是妈妈啧嘴说 苦啊 真的苦
评分讓我重新認識了中文寫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