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十五年侵略戰爭史

日本十五年侵略戰爭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日] 江口圭一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楊棟梁
出版時間:2016-11-1
價格:4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173812
叢書系列:鳳凰文庫·曆史研究係列
圖書標籤:
  • 日本
  • 日本史
  • 曆史
  • 抗戰
  • 近代史
  • 二戰
  • 戰爭史
  • 近現代史
  • 日本侵華
  • 戰爭史
  • 1931-1945
  • 軍事曆史
  • 中日關係
  • 侵略戰爭
  • 抗日戰爭
  • 曆史文獻
  • 戰爭罪行
  • 東亞戰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所謂十五年戰爭,根據江口先生親自執筆的《廣辭苑》第四版(岩波書店,1991年)上的記述是這樣解釋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條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間所進行的戰爭,即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總稱。”為什麼要如此稱之呢?“十五年戰爭這種說法,其本來的意圖和意思是為瞭徹底明確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責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國》2001年鞦季號)

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後發動瞭侵略中國東北、上海、華北乃至全中國的戰爭和亞洲太平洋戰爭。由於這一連串的戰爭不是“零散、孤立”地發生的,而是彼此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係”,因此命名為“十五年戰爭”。著者指齣,這場侵略戰爭的根源,在於日本存在著“對美英協調主義”和“亞洲門羅主義”兩條路綫的矛盾,其結果是亞洲門羅主義抬頭、擴張直至最後破産,作者的論述自始至終是圍繞這一理論觀點展開的。本書是日本著名現代史學傢江口圭一教授的代錶作之一,字裏行間洋溢著作者的正義感和高度的曆史責任感。

著者簡介

江口圭一,1932年生於名古屋市,1955年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曾任愛知大學法學部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帝國主義史論——滿洲事變前後》、《城市小資産階級運動史研究》、《昭和的曆史(4) -十五年戰爭的開幕》、《日中鴉片戰爭》。

圖書目錄

序章———十五年戰爭的意義1
第一篇滿洲事變
第一章大日本帝國9
軍事大國9
兩麵性的帝國主義與華盛頓體製10
天皇製立憲主義13
兩條對外路綫15
第二章十五年戰爭的開端17
滿濛特殊權益17
滿濛問題19
滿濛領有論21
柳條湖事件23
第三章戰綫的擴大26
政府的不擴大方針26
朝鮮軍擅自越境28
轟炸錦州與十月事件30
嫩江、齊齊哈爾與遼西作戰32
第四章上海事變與滿洲國35
犬養內閣的成立35
第一次上海事變36
滿洲國的建立38
五一五事件41
第五章排外主義與軍國主義43
支持戰爭的動嚮43
動員民眾的體係44
民眾的國傢意識46
反戰鬥爭與滿濛放棄論49
第六章退齣國際聯盟與侵犯熱河、河北省51
承認滿洲國51
退齣國際聯盟53
侵犯熱河、河北省與塘沽停戰協定56
各國的反應58
第二篇分離華北
第七章非常時期63
“1935、1936年危機與五相會議63
廣田外交65
皇道派與統製派67
國體明徵69
第八章滿洲帝國71
“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的實態71
統治體製的強化73
滿洲經濟開發與農業移民75
反滿抗日運動的展開77
第九章分離華北工作80
兩個協定80
統治華北的目的82
冀東政權與秘密貿易84
抗日救國運動的展開86
第十章準戰時體製88
二二六事件88
廣田內閣與軍部89
綏遠事件與西安事變92
控製華北要求的確立94
第三篇日中戰爭
第十一章日中全麵戰爭99
盧溝橋事件99
擴大論與不擴大論101
華北事變103
從第二次上海事變到中國事變105
第十二章日中戰爭的膠著108
戰綫的擴大與南京大屠殺108
“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110
徐州、武漢及廣東作戰113
汪兆銘工作114
第十三章東亞新秩序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17
防共協定強化問題117
與美英關係的惡化119
張鼓峰事件與諾門坎事件121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2
第十四章日德意三國同盟125
日中戰爭與民眾動員125
日德意三國同盟的締結127
進駐北部法印與日荷磋商130
汪政權的建立131
第十五章日美談判134
南進策與日蘇中立條約134
日美談判的開始136
德蘇開戰與“關特演138
進駐南部法印與對日石油禁運140
第十六章決定嚮美英荷開戰142
開戰預定142
東條內閣的成立145
開戰決定147
赫爾備忘錄149
第四篇亞洲太平洋戰爭
第十七章開戰與初戰的勝利153
開戰的聖斷153
陸海軍的作戰計劃155
偷襲珍珠港和馬來亞160
占領東南亞要地162
第十八章同盟國軍隊的反攻165
日本初遭空襲、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165
瓜達卡納爾島戰役167
“絕對國防圈169
馬裏亞納失陷與英帕爾潰退170
第十九章大東亞共榮圈173
占領地的統治173
掠奪、強製勞動與屠殺175
大東亞會議178
抗日解放鬥爭179
第二十章中國(包括滿洲與颱灣)、朝鮮182
中國戰場182
毒氣戰、細菌戰與鴉片185
在滿洲國的掠奪與動員189
朝鮮、颱灣的皇民化政策與動員190
第二十一章日本法西斯194
翼贊體製194
天皇製法西斯196
東條獨裁與天皇198
戰爭經濟及其崩潰200
第二十二章戰綫的崩潰203
菲律賓戰役203
雅爾塔協定與近衛奏章205
空襲本土與硫黃島戰役207
衝繩的喪失209
第二十三章波茨坦宣言與原子彈轟炸212
本土決戰體製212
終戰工作214
波茨坦會談216
投放原子彈218
第二十四章投降220
蘇聯對日宣戰220
有條件地接受波茨坦宣言223
投降的聖斷225
八一五事件與玉音廣播、簽署降書228
終章十五年戰爭的加害、受害與責任230
主要參考文獻236
初版後記242
再版後記246
附錄
卓越的學識、崇高的品格———記江口圭一先生楊棟梁251
江口圭一的日本“十五年戰爭研究楊棟梁26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比較通俗係統性的“十五年戰爭史“,把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到太平洋戰爭之間的一係列事件視為一個整體來論述。作者認為日本帝國主義本質上是軍事上保持獨立與強勢,但經濟上卻依賴英美的“兩麵的帝國主義” ,這種“兩麵性帝國主義”的特質決定瞭日本外交上亞洲門羅主義與對英美協調路線之間的對立以及隨著軍部的崛起,前者壓倒後者的結果。

评分

中國的抗戰研究還是拾人牙慧

评分

言簡意賅、清晰透徹的好教材。作者側重於日本政治史,對軍事方麵的細節省略較多,但總體又不失全麵。分析史實的思路和國內馬剋思主義學者很像,讀起來似曾相識,但沒有一些國內學者的那種傲慢的自我“正確”與咄咄逼人,作者立論紮實,語氣總體平和。本書還規避瞭史學教材常有的過於零散、堆砌史實之缺陷,中心論點十分明朗,組織論證亦全麵翔實。最值得敬佩的是作者的正氣與良心,他毫不留情地批判天皇、國體與國民,讓一切撒謊者、自我欺騙者相形見絀。最後,作者對當時日本人的“愛國主義”與統治者要求國民“愛國”等意識形態的分析鞭闢入裏,值得我們仔細體會、反省——我們的政府雖暫未發動侵略彆國的戰爭,但它們對待自己的臣民可毫不手軟。

评分

江口先生為日本少有的極為正派的,正視曆史的史學傢,對戰爭的責任也分析的很透徹。他為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捐款5000萬日元,建立瞭和日本愛知大學的聯係。

评分

2017.10.0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