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极为经典的中国近代史读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语言流畅,适合大家阅读。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的主线展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后,从奕䜣到曾国藩、李鸿章等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百日维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不断进行着近代化和复兴的尝试。第二辑“近代中国与世界”,具体分为两个部分,新收录了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化及民族复兴问题进行思考的相关精彩文章。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遭遇的“大变局”,更加明白我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国梦”的起源和早期探索的种种艰辛。可以说,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目。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由于他的研究开时代风气,被郭廷以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人”。其《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思考,一度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大家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开山之作”。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师从于他。1935年,他弃学从政,先后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等,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
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蒋廷黻用他自己称之为“简略的初步报告”的一部只有五万字的小书,却能条分缕析,将近百年的时事写得深入浅出,充满真知灼见,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堪称奇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李亚...
评分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引用了李致其枢臣之一函: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与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当专设一科取士....” 蒋评之曰:“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
评分《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代表之作,读完之后,收获良多。 "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分封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
评分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蒋廷黻用他自己称之为“简略的初步报告”的一部只有五万字的小书,却能条分缕析,将近百年的时事写得深入浅出,充满真知灼见,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堪称奇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李亚...
评分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蒋廷黻用他自己称之为“简略的初步报告”的一部只有五万字的小书,却能条分缕析,将近百年的时事写得深入浅出,充满真知灼见,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堪称奇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李亚...
士大夫阶层呼唤自强自觉自立,怎奈谁也跳不出时代背景的局限,揭示了一种规律,林则徐林则徐、曾国藩、奕訢、文祥…救不了大清,大清救不了中国,唯有民主与法制,抛却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开眼看世界,兼容并包的才能生存下来,亦如汉民族的发展融合史。
评分士大夫阶层呼唤自强自觉自立,怎奈谁也跳不出时代背景的局限,揭示了一种规律,林则徐林则徐、曾国藩、奕訢、文祥…救不了大清,大清救不了中国,唯有民主与法制,抛却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开眼看世界,兼容并包的才能生存下来,亦如汉民族的发展融合史。
评分梳理近代史的线索明了清晰,作者的史观也很具有代表性。
评分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作为有前途的民族,在科学政治及文艺各方面,我们的天才是无问题的,问题全在于天才的发挥。
评分前半辑梳理近代史,后半辑是作者的研究和时评,观点鲜明有前瞻性。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是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当时主流的观点,东北外患史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俄国是比较痛恨的,琦善这个人物作者是偏爱且痛惜的。最后作者总结了综合国力取决于:科学的运用及生产力量的培养、有让内部统一且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民族团结和受拥护的政治制度、精神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