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京(增订典藏版)

战天京(增订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岳麓书社
作者:谭伯牛
出品人:
页数:3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1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38059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曾国藩
  • 太平天国
  • 晚清
  • 谭伯牛
  • 近代史
  • 清史
  • 战天京
  • 历史
  • 军事
  • 人物传记
  • 中国近代史
  • 清末
  • 湘军
  • 曾国藩
  • 晚清
  • 战略
  • 权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封面爲曾國藩站在白骨之上,取“一將功成萬骨枯”意,爲幾個版本封面最佳者。

封面“戰天京”三字集自曾國藩手書《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封底“戰天京”三字集自天平天囯天王洪秀全手書諭薛之元詔。

作者简介

谭伯牛,长沙人,近代史学者,尤致力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传记研究。著有《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狱》。

目录信息

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 001
三个湘乡人 / 003
团练之弊 /006
新 军 / 010
起 隙 / 013
出长沙记 /015
决 裂 / 019
猪子出得湖 / 026
办与朕看 / 031
祺 祥 故 事 / 047
文宗继位异闻 / 049
咱们旗人混蛋多 / 050
圆明园 / 054
清文宗不是汉武帝 / 058
“肃党”和“后党”/ 061
太后垂帘的阴谋论 / 066
祺祥政变 / 081
战 天 京 / 089
势围和力围 / 091
002
二李战一曾 /094
曾九呆子 /096
奏折速成培训教材 /103
李泰国舰队事件 /112
替补队员李鸿章 /126
李鸿章告别青涩岁月 /130
苏州杀降 /136
曾九的禁脔 /151
战天京 /173
白云可杀不可留 / 179
夺 枪 /181
病 退 / 184
入 京 / 190
绑 架 / 198
附录
陈国瑞与谭廷襄书 / 203
相期无负平生(上)/ 207
忘八蛋,滚出去 /209
“著名劣幕”/ 211
有忍乃有济 /214
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217
出 幕 / 221
迂琐的郭巡抚 /227
纯刚与至柔 /235
查办亲家 /241
向亲家诉冤 / 245
相期无负平生(下)/ 251
挽 联 / 253
左宗棠论夺情 /255
伪幼主是死是活? / 261
文人李元度 / 271
烈女怕缠夫 / 278
道旁苦李的蒂儿 / 282
相期无负平生 / 290
曾九暴富传说 / 297
天京的圣库 / 299
曾国荃在富豪榜上的排位 / 303
算术可以破谣 / 306
传说的背后 / 310
引用及参考书目 / 3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翻翻停停地读完了《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颇有些关于为政之难的感触。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做皇帝是一件相当的安逸的事——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亿万命运一语而决。 对一个昏聩无耻的皇帝来说,倒也未必不是如此,但是,如果是对一个有着中人之资,中人之善的皇帝来说,却...  

评分

作者以晚晴对决太平天国一段历史展开,根据大量书信、奏折分析当时局势,入情入理,语言丰富,精彩异常,可读性很高。 因为采用了大量奏折,书信,显得很扎实,对当时状况分析很到位,读起来也很精彩,对细节有很深入的理解,但总体的布局和架构显得凌乱,缺乏高度,丧失了全...  

评分

作者说“战天京”这个书名是随手起的,看来的确如此。副题倒更贴切些。本书的主要素材就是中兴名臣们的往来信函、奏折谕旨,剖析品读其中妙味。以笔为刀,纸上硝烟不输于战场。活脱脱一本厚黑学讲义。 至于宣传语所说的体例,我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大体相当于说书。只是将几个...  

评分

瑕不掩瑜的史话评论集。长处明显,勾画当时风流人物,心态风貌、性情禀赋、恩怨纠葛因而影响的战事政坛变化,十分贴切翔实,考证朴信,补了洒家许多咸同史事的无知,人情物理,上下风约,种种牵连,得益菲浅;略有不满的是来往谕旨奏摺,引以证信阐述自家主张时,迂回繁复,让...  

评分

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侧重对曾国藩一生的介绍,对太平天国战争着墨不多;谭伯牛的《战天京》,从湘军及后期的淮军、楚军角度对这场战争有了将详细的介绍。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仍然是文中关于“人性”的描述,即中国传统厚黑学。在咸丰皇帝打下天京者封王的刺激下,...  

用户评价

评分

半文半白看的好累。湖南人好牛!无湘不成军。

评分

论人论事,索隐探微,对认识晚晴政局大有裨益。然于“相期无负平生”中,似回护左文襄过甚。

评分

平心而论不错,尽管是“网红”书。优点有三,一是撷取清军围攻天京一事为核心展开叙事,从而带出曾左李一干人物,此叙事之优点;二是不虚拟,力求事件皆有出处,错讹误读或许难免,但守住无一字无来处的“非虚构”的本分;三是虽看得出是网络文本,精改后,遣词造句颇见提炼,有力提升了格调。缺点也有三:第一不脱市井之气,看人看事看史,总有“因为人物牛逼,所以做的一切都对”的势利,难怪此书后来颇受成功人士瞩目;第二不脱师爷之气,细读奏折固是研修史料本分,但宛如细读中央文件,却是各大机关单位豢养的文字秘书之陋习;第三不脱网络气,阅读时畅快淋漓,但读完后细思并无心得,与当今之爽文本质何在?盖作者终未通达经史之硬学问,徒流于故事表面。综上,本书是中国历史非虚构的优秀文本,在叙事技巧和史料引用上值得借鉴,但总体格调中等。

评分

坟气比较重,像退休师爷给学生讲办公厅的故事:某篇折子写得如何如何,山头场面这般那般,上峰心思又如何如何,阴差阳错,这才有了这咸道同光的大好局面。

评分

问题太差,可读性不强,半文半白随意切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