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比故事荒谬,历史比小说好看。
·
本书由民国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写作。堪称“反洗脑”入门历史读物,但作为自由派学者,蒋廷黻在书中并没有大放猛料,而是把一个特定事件的前因后果讲得清清楚楚,甚至理解到这个事件中心人物的心理。于是我们看到义和团为什么敢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向各列强宣战;政治的交易是如何导致了排名世界第8的北洋舰队输给世界第11位的日本海军。曾国藩怎样从被打、自尽,一步步走到慈禧也要让三分的位置;四川一个县,为什么只活下900余人,而后来这900余人又被老虎吃去一大半。
·
态度严肃而内容好读的历史书,无疑是一烹好茶。
·
来,干了这杯茶。
蒋廷黻 (1895-1965)湖南邵阳人。
在政界,他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之人”。
在学界,他是中国近代史、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拓荒者。
·
1912年赴美,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受聘为南开大学历史教授,与梁启超同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奠基人。
1925年,调任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主政期间大力推进改革,一时陈寅恪、吴晗、萧一山等名师云集,堪称梦幻阵营。
1932年,与胡适、丁文江共办《独立评论》,成抗战前夕舆论引导性刊物。
1935年,弃学从政,以经世致用为理念关怀国家前途和社会进步,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代表。
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
1965年5月由驻美“大使”退休,同年10月纽约病逝。
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为了彰现自己的节气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苟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佳句只不过也是往脸上贴金的幌子。 正史里以道德标准简单判断忠奸的人们, 其实没有严格的好人坏人区分。所谓坏人只是局限于自身视野和信息闭塞,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
评分 评分 评分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引用了李致其枢臣之一函: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与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当专设一科取士....” 蒋评之曰:“中国十九世纪最大政治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
很薄的一本书,由于这周有事读了好多天。讲的很不错,客观冷静
评分视野宏大又有关怀精神,事情脉络分析从国际利益博弈和国民性的角度,客观中未尝不存痛惜之念。对李鸿章袁世凯的得失评价难得的一丝不苟,可惜自孙文以下便一泻千里,不怪先生,是时代的因素,沉沦了数十年,苟一见到如此人物,自然崇拜之。
评分一本写鸦片战争到孙文去世一百年左右历史的小书,适合快速了解此段历史。书中数处可见蒋廷黻对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如「徐广缙升任总督以后,就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回答说:“民心可用。”道光的上谕和林则徐的回答都是士大夫阶级传统的高调和空谈。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关于梁启超反对共和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梁启超是对的,共和制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孙文在那个时期过于理想化就是问题了,作者是孙文的支持者,但立场不同没什么可指摘的。
评分在20世纪最混乱时代来临前对往事的评点,一本不乏真知灼见的历史小书。有“训政”方有真宪政,真是一语中的。对孙中山确实需要再认识。
评分一本写鸦片战争到孙文去世一百年左右历史的小书,适合快速了解此段历史。书中数处可见蒋廷黻对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如「徐广缙升任总督以后,就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回答说:“民心可用。”道光的上谕和林则徐的回答都是士大夫阶级传统的高调和空谈。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关于梁启超反对共和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梁启超是对的,共和制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孙文在那个时期过于理想化就是问题了,作者是孙文的支持者,但立场不同没什么可指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