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的勇气

说真话的勇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钱翰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36304
丛书系列: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
图书标签:
  • 福柯
  • 哲学
  • 社会学
  • 福柯著作集
  • 法国
  • 思想史
  • 犬儒主义
  • 当代激进思想
  • 勇气
  • 真话
  • 自我认知
  • 心理成长
  • 诚实
  • 人性
  • 反思
  • 心理
  • 自我
  • 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2)》是米歇尔·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最后两年的授课演讲,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治理”的续篇。在书中谈到“把所传授的、学到的、复述的、吸收的逻各斯变成行为主体的自发形式”。福柯不断地向前追寻直接表现在正值的行为和与自己的关系中的一种真实话语。他研究了政治的“parrhesia”,它被界定为真实的话语,不过是一种让说话者冒着拿他的生存作赌注的危险说出的真实话语。在书中,福柯有了令人惊讶的概念积累,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研究课题,以此走向“真理的通道”。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1984年2月1日第一课时
认识论结构和说真话/显现真相(production/manifestation de verité)(alèthurgiques)的形式——直言(parrêsia)研究的系谱学:说关于自己的真话——在关心自己的层面上把握存在—描述其主要特点:直言——回顾这一概念的政治源头——直言的双重价值——结构性特征:真相(verité)、公开表态和风险——直言契约——直言和修辞的对比——直言作为说真话的特殊模式——古代文化中其他两种说真话模式的研究:预言和智慧——赫拉克利特(Héraclite)和苏格拉底
1984年2月1日第二课时
技师说真话——直言者说真话的客体:伦理(êthos)——苏格拉底将四种说真话模式结合起来——哲学上的说真话衔接着智慧和直言的功能——布道和中世纪的大学——说真话(模式)的新结合——四种说真话模式在现代的重新建构
1984年2月8日第一课时
欧里庇得斯的直言:出身好的公民的特权——对民主直言的批评:为害城邦,给直言者带来危险——苏格拉底的政治保留—狄莫西尼(Démosthène)的要挟—藐视(chantage-défi)——民主制中不可能进行伦理区分:以雅典宪法为例——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四项原则——柏拉图的转向——亚里士多德的犹豫——贝壳放逐问题
1984年2月8日第二课时
真话和专制君主/专制君主——希伦(Hiéron)的例子——庇西特拉图(Pisistrate)的例子——灵魂(psukhê)作为伦理区分的空间/地方——重回柏拉图的第7封信——伊索克拉底给尼古克里斯(Nicoclès)的祝词——民主“直言”转变为君主专制政体中的“直言”——哲学话语的特性
1984年2月15日第一课时
忘记自我的危险——苏格拉底拒绝干预政治——梭伦面对庇西特拉图——苏格拉底的精灵——死亡的危险:阿尔吉努萨伊(Arginuses)战役中的将军们和萨拉米斯的莱昂(Léon de Salamine)的故事——德尔斐神谕——苏格拉底对神谕的回答:核实和调查——任务的对象:人们对自身的关心——苏格拉底说真话的顽强——真正意义上伦理“直言”的出现——苏格拉底之死的传说从道德上建立了对自身的关心。

1984年2月15日第二课时
苏格拉底最后的话——几大经典解释——杜梅齐尔(Dumézil)不满意
——生命不是一种疾病——维拉莫维茨(Wilamowitz)和古蒙(Cumont)的解决方案——克里托(Criton)从大众观点恢复常态——错误观点如:灵魂疾病——克贝(Cébès)和西米亚斯(Simmias)反驳灵魂不朽——在话语中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重回“ 照管自己”——苏格拉底的遗嘱
1984年2月22日第一课时
关于epimeleia的词源学研究——杜梅齐尔的方法及其扩展——柏拉图的《拉凯斯篇》(Lachès):选择的理由——直言契约——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尼昔亚斯(Nicias) 和拉凯斯(Lachès)对武术表演截然相反的评价——苏格拉底对技术能力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对辩证游戏的颠覆
1984年2月22日第二课时
苏格拉底和完整、持续的自我检查——苏格拉底式“直言”的对象:bios(人生、生活)——话语和行动的交织——对话的几条结论:最终服从逻格斯
1984年2月29日第一课时
真相与勇气的循环——比较《阿尔碦比亚德》与《拉凯斯》——灵魂的形而上学与生存美学——真实的生活与美丽的生活——犬儒主义中把说真话与生活方式链接在一起——直言是犬儒的主要特征:艾皮克特图斯(Épictète),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ène Laërce),琉善(Lucien)——说真话与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界定:工具的功能/缩减(réduction)的功能/考验的功能——生活作为真理的剧场
1984年2月29日第二课时
犬儒主义后代继承人的假设——宗教上的后代: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政治上的后代:革命作为生存的风格——美学上的后代: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反柏拉图主义和反亚里士多德主义
1984年3月7日第一课时
重提书目——那组对立的犬儒人物:德美特利乌斯(Démétrius)和佩雷格里努斯——犬儒主义两种对立的表象:欺骗或哲学的普遍性——犬儒主义在学说上的限制和在社会上的传播——犬儒的教训:生活的盔甲——两条道路的主题——学说的传统性(traditonnalité)和生存的传统性——哲学的英雄主义——歌德的《浮士德》
1984年3月7日第二课时
真的生活的问题——真理的四个含义:没有隐藏;没有混合;正直;不变。——柏拉图的真爱的四个含义——柏拉图真的生活的四个涵义——第欧根尼的箴言:“改变货币的价值。”
1984年3月14日第一课时
犬儒的悖论,或者说犬儒主义是耸人听闻的平庸哲学——反效果的折衷主义(éclectisme)——说真话的勇气的三种形式——哲学生活的问题——哲学生活的传统要素:生活的防卫;操心自我;有用的知识;适宜的生活——犬儒箴言的解释:价值的转换——“犬”的资格——真的生活的两条发展线索:阿尔碦比亚德或拉凯斯
1984年3月14日第二课时
没有掩饰的生活:斯多葛主义的版本和犬儒主义的重新评价(transvaluation)——传统解释中没有混杂的生活:独立和纯粹——犬儒的贫困:现实的、运动的、不确定的——寻求受辱——犬儒的蒙羞和基督教的谦卑——犬儒转向正直的生活——动物性(animalité)的丑事
1984年3月21日第一课时
真的生活被犬儒者转向另一种生活——传统意义上自主的生活:乐于助人和典范的智者——哲学王的主题——犬儒的转变:第欧根尼/亚历山大的对抗——赫拉克勒斯的赞歌——哲学战斗的观念——嘲讽(dérision)的国王——隐藏的国王
1984年3月21日第二课时
埃皮克特图斯关于犬儒生活(III,22)——斯多葛主义者形象的要素——哲学生活:从理性推理的选择到神圣的使命——禁欲作为确认——犬儒使命的伦理要素:警惕,检查——人类的责任——世界政府
1984年3月28日第一课时
犬儒生活作为自主生活的两个方面:真之永福(félicité)与表现——犬儒的态度:与真一致,认识自我,看护他人——自我和世界的转变——通向: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差异:另一个世界和服从的原则
1984年3月28日第二课时
直言(parrêsia)这个词在前基督教的最初文本中的运用:人的模式和神的模式——在《新约》中的直言:坦诚的信仰(foi confiante)和心灵的开放——在神父中的直言:肆无忌惮(insolence)——反直言这一端的发展:对自我认识的怀疑——生活的真理作为另一个的通道
授课情况简介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晚年回归主体,甚至福柯为学之动机,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福柯另一个说真话的主体的谱系演进,主体在说真话等技术中被型构与再生产,当然断裂、转捩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写论文苦苦搜寻关于1984的演讲录内容,结果在2010年、2011...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晚年回归主体,甚至福柯为学之动机,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福柯另一个说真话的主体的谱系演进,主体在说真话等技术中被型构与再生产,当然断裂、转捩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写论文苦苦搜寻关于1984的演讲录内容,结果在2010年、2011...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晚年回归主体,甚至福柯为学之动机,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福柯另一个说真话的主体的谱系演进,主体在说真话等技术中被型构与再生产,当然断裂、转捩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写论文苦苦搜寻关于1984的演讲录内容,结果在2010年、2011...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晚年回归主体,甚至福柯为学之动机,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福柯另一个说真话的主体的谱系演进,主体在说真话等技术中被型构与再生产,当然断裂、转捩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写论文苦苦搜寻关于1984的演讲录内容,结果在2010年、2011...

评分

这本书对于理解晚年回归主体,甚至福柯为学之动机,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福柯另一个说真话的主体的谱系演进,主体在说真话等技术中被型构与再生产,当然断裂、转捩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年写论文苦苦搜寻关于1984的演讲录内容,结果在2010年、2011...

用户评价

评分

福柯在最后一次讲座中主要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了实现真理的两条路径: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说出”真理,一是犬儒主义的“实践”真理(按真理的方式生活)。无论两者表面上看起来差距有多大,核心都是以操心自己的方式操心全人类。只不过病中的福柯没有时间再详细展开两者在历史上的交汇,只是略微提及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来源。但也许萨德主义也是两者的交汇。纵欲与禁欲,可能同样是真理的形式与实践。

评分

不知如何打分,福柯后期的著作总给我感觉结构很单一,尤其是福柯在哲学的溯源上用一种苦行式的方式对自身进行逼迫,而极限地从卷帙浩繁的文本中提炼出一个核心的观点反复加以论证,虽然这种方式无可诟病,但是免不了自圆其说之嫌。福柯的生命写作在这部书里尤为显著,将观点以看似严密的方式注入了太多个人的生存体验,对此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最后一节课结束于1984年3月28日,1984年6月25日福柯病逝。无论如何,谢谢米歇尔福柯,谢谢本学期的陪伴。

评分

终于解答了一下我对犬儒主义的困惑。 书里几乎三分之二都在讲犬儒主义,犬儒主义的核心就是“生存的形式作为真理活着的公愤现象”。 操心自我的原则和要求说出、表达真理的勇气。

评分

福柯在最后的课程中回到了苏格拉底,回到了哲学的根源,这种重启为他整个生命历程的闭合添注了诗性的笔墨。在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揭示中,他标记了犬儒主义的源流,并将其作为一个纯粹时刻,彻底地重新评价了哲学的真理。“真正置人于死地的,是错误话语的疾病,而哲学最终使我治愈。”在物理生命的终点,他却重访哲学的起源,“真的生活”与“异的向度”是他最后警世的思想冲击,弗如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闪电再次划破天际。

评分

第三本福柯,下一部准备读生死爱欲。 要恶补西方哲学史,奥利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