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

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曹南屏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1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370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书籍史
  • 阅读史
  • 思想史
  • 文化史
  • 近代史
  • 科举
  • 晚清
  • 中国近代史
  • 阅读变迁
  • 知识转型
  • 信息时代
  • 知识传播
  • 阅读方式
  • 数字阅读
  • 知识结构
  • 认知变革
  • 教育转型
  • 文化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晚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书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近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如何应对知识上同样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时期,西学的传入与冲击促使科举制度必须对其有所回应,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与流通,既受到读书人精英知识取向调整与科举制度变革的影响,同时也深度介入了科举考试的实践。以科举考试用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加深对晚清中国读书人群体阅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理解。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论
一 考试、书籍与知识
二 研究史回顾
第一章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一 “道一风同”: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
二 “损之又损”:科举考试实践对知识的简化
三 科举考试中的历史知识
小结
第二章 坊肆、名家与士子——晚清科举考试用畅销书
一 畅销名作
二 制举名家
三 指引阅读,形塑知识
小结
第三章 学问与世变——晚清中国实学观的演变与知识取向的转折
一 “经史,学之根柢也”
二 “论学以有用为主”
三 “史愈近者,愈切实用”
四 “泰西东,史学新”
小结
第四章 新政的生意——清末科举改制与出版市场
一 书籍之用
二 “兼问时务”:甲午之后的科举变革
三 科举改制后的上海出版市场
四 出版乱象:射利、翻印与版权之争
小结
第五章 “再生产”的难局——科举改制后的考试内容、出版市场与读书人群体
一 新文体与新知识
二 新书与新报的传播
三 “讲新学”与“正人心”
四 “再生产”的难局
小结
结语
一 “海内求新之士日多”
二 从废八股到存旧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讨论的科举改制时间范围集中于1901-1905年,这段时期内清政府坚持的改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政治上收人心,实用上振西学。 过去清政府通过知识规划,如确定参考书使用钦定和御纂;考试场次和内容;文体和字数等多种形式来限制士人的思想。新政开始后则开始有了新的...

评分

从小到大就被各种才子佳话耳濡目染,每每想到古代的士子就会联想到诗歌词赋,他们张口就能吟出惊人佳句,即便是经史子集也不在话下。儿时的玫瑰色滤镜一直持续到现在,知道看完这本书才打破了这么久的浪漫化想象。 本书的副标题是“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通过对晚清士人应考...  

评分

从小到大就被各种才子佳话耳濡目染,每每想到古代的士子就会联想到诗歌词赋,他们张口就能吟出惊人佳句,即便是经史子集也不在话下。儿时的玫瑰色滤镜一直持续到现在,知道看完这本书才打破了这么久的浪漫化想象。 本书的副标题是“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通过对晚清士人应考...  

评分

从小到大就被各种才子佳话耳濡目染,每每想到古代的士子就会联想到诗歌词赋,他们张口就能吟出惊人佳句,即便是经史子集也不在话下。儿时的玫瑰色滤镜一直持续到现在,知道看完这本书才打破了这么久的浪漫化想象。 本书的副标题是“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通过对晚清士人应考...  

评分

本书讨论的科举改制时间范围集中于1901-1905年,这段时期内清政府坚持的改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政治上收人心,实用上振西学。 过去清政府通过知识规划,如确定参考书使用钦定和御纂;考试场次和内容;文体和字数等多种形式来限制士人的思想。新政开始后则开始有了新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得到了很多新的印象,比如在传统科学考试中经重史轻,三场考试中一般都只重首场,可以夹带书籍入场,从经史实学到有用之学,史学因与现实、外国的联系而在近代地位崛起。 本书也介绍了科举考试书籍的实态,科举改革后出版商更加深度介入科举,以及科举再生产的困局。小节主题颇独立,又前后衔为整体。

评分

史料丰富

评分

文献综述梳理得非常详尽,但似乎也显得该选题能深入探讨的空间已不多。注重科举制度、考试实践以及出版市场之间的互动,考察以上三者对清代应试士子的读书世界的型塑作用。ps:应试原来是一种传统……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得到了很多新的印象,比如在传统科学考试中经重史轻,三场考试中一般都只重首场,可以夹带书籍入场,从经史实学到有用之学,史学因与现实、外国的联系而在近代地位崛起。 本书也介绍了科举考试书籍的实态,科举改革后出版商更加深度介入科举,以及科举再生产的困局。小节主题颇独立,又前后衔为整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