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周翰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4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36120
丛书系列:杨周翰作品集
图书标签:
  • 英国文学
  • 杨周翰
  • 外国文学
  • 楊周翰
  • 文学史
  • 文学
  • 英文
  • 英國
  •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詹姆斯一世时期
  • 清教思想
  • 莎士比亚
  • 戏剧史
  • 诗歌发展
  • 文学批评
  • 社会背景
  • 宗教改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纪英国文学为突破口,把17世纪文学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虽然影响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为切入点,揭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风尚和思潮,发掘出17世纪英国文学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历史,杨周翰先生并非囿于经典文学,而是把一些不为以往的文学史家所关注的文类和文化现象,例如悼亡诗等,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并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从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结论。

作者简介

杨周翰(1915—1989),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拓荒者,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研究大师,西方古典文学、英美文学翻译家。主要著作有《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攻玉集》《镜子与七巧板:比较文学论丛》《中国比较文学年鉴》(主编)等。

目录信息

小 引
培 根
英译《圣经》
性格特写
《忧郁的解剖》
邓约翰的布道文
托玛斯• 勃朗
马伏尔的诗两首
弥尔顿的教育观与演说术
弥尔顿的悼亡诗
耶利米• 泰勒论生与死
约翰• 塞尔登的《燕谈录》
霍布斯的《利维坦》
沃尔顿
皮普斯的日记
文学史参考书目
索 引
书 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评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评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评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评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用户评价

评分

introductory

评分

点到即止。

评分

大概通读一遍 可以留待查阅参考,杨周翰先生收录的作家很多对我们来说不够熟悉,读这本书可以填补文学史的空白。不过一些英语引文全是中文翻译版觉得不太好,这点可以改进吧?不过也可以自己查对应的英语原文。读这本书的时候真想拾起我荒废的拉丁语。

评分

为什么你(上帝)把我树立成一个反对你的靶子,让我变成自己的一个负担?你为什么不饶恕我的罪过,消除我的邪恶?这种由不解而怨而求解的精神是一切伟大作品所共有——《俄狄浦斯》、屈原的《天问》、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弥尔顿的作品。 这种探索总是带有悲剧性的。人们常把《约伯记》和希腊悲剧相比,很有道理。例如约伯和俄狄浦斯两个都是正直的人,他们都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苦,都在寻求答案而得不到答案。 《约伯记》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经过诗人的加工,反映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纪犹太人最关心的问题——苦难。摆脱苦难的出路,除了相信上帝以外,就是看破一切,苦中求乐,享受你所能得到的。我知道上帝创造一切没有别的好处,无非是要世人欢乐,终身行善。他也要人人吃喝,享受他所有劳动的好处,这就是上帝给世人的礼物。

评分

为什么你(上帝)把我树立成一个反对你的靶子,让我变成自己的一个负担?你为什么不饶恕我的罪过,消除我的邪恶?这种由不解而怨而求解的精神是一切伟大作品所共有——《俄狄浦斯》、屈原的《天问》、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弥尔顿的作品。 这种探索总是带有悲剧性的。人们常把《约伯记》和希腊悲剧相比,很有道理。例如约伯和俄狄浦斯两个都是正直的人,他们都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苦,都在寻求答案而得不到答案。 《约伯记》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经过诗人的加工,反映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纪犹太人最关心的问题——苦难。摆脱苦难的出路,除了相信上帝以外,就是看破一切,苦中求乐,享受你所能得到的。我知道上帝创造一切没有别的好处,无非是要世人欢乐,终身行善。他也要人人吃喝,享受他所有劳动的好处,这就是上帝给世人的礼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