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是楊周翰先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從廣闊的視野和全新的角度,來研究17世紀英國文學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紀英國文學為突破口,把17世紀文學放在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雖然影響深遠但卻少人問津的作傢為切入點,揭示瞭17世紀英國文學的風尚和思潮,發掘齣17世紀英國文學在思想史和文學史上的獨特意義。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重寫瞭英國十七世紀文學的曆史,楊周翰先生並非囿於經典文學,而是把一些不為以往的文學史傢所關注的文類和文化現象,例如悼亡詩等,納入自己研究的範圍,並從中國學者的獨特視角齣發比較研究瞭中國古代的悼亡詩,從而得齣瞭一些全新的結論。
楊周翰(1915—1989),中國莎士比亞研究的拓荒者,當代中國比較文學奠基人,學貫中西的比較文學和西方文學研究大師,西方古典文學、英美文學翻譯傢。主要著作有《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攻玉集》《鏡子與七巧闆:比較文學論叢》《中國比較文學年鑒》(主編)等。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評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評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評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評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杨周翰,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最后一篇名为皮普斯日记,里面几篇日记翻译的务实有趣,皮普斯是一名小吏,日记如实记着他的所思所想,连带那时17世纪的历史背景人物,犹如身临其境,翻译确实很棒,杨先生功力深厚。本书看起来是讲17世纪英国文...
很厲害。但我不太能看得懂。雖說楊先生談到這本書時說是謭陋,但書中提到的作者與文學組成瞭十七世紀英國的一副政治與宗教的畫捲,他們靠我們很近,沒有那麼遠。“它就像卡西歐庇亞的座椅,佩洛普斯的肩,你找不齣一個更真實的字眼錶達它的空無。”——他們的空無。我們憑藉空無製造空無。
评分大概通讀一遍 可以留待查閱參考,楊周翰先生收錄的作傢很多對我們來說不夠熟悉,讀這本書可以填補文學史的空白。不過一些英語引文全是中文翻譯版覺得不太好,這點可以改進吧?不過也可以自己查對應的英語原文。讀這本書的時候真想拾起我荒廢的拉丁語。
评分有些書不一定讓你愛不釋手,但能吸引你想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就是其中的一本。人的思想是相通的,沒有種族,不分國界。
评分功力深厚,對此不熟,長知識and不能贊一詞
评分圖書館裏偶拾。先生功底深厚,俯拾即是,隻是先存瞭個宗教鬥爭的框架在那裏,解釋起來難免縛手縛腳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