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法国大革命的著名历史学家孚雷尝言,大革命的历史学家都是有色彩的,他们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事先作出自己的判断,阐明他们自己的思想渊源与所属的政治阵营。这种标签化不仅是针对历史学家个人的,也是针对整个思想界和思想流派的。本书收录的内容就出自其中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贡斯当的讨论。他在本书中讨论了自由、政治权利和大革命等重要问题,这些文章不仅详细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以上问题的看法,还向读者展示了当时思想界存在的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对话和交锋。
邦雅曼·贡斯当(Henri-Benjamin Constant de Rebecque,1767—1830),法国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政治活动家、自由主义派领袖。他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以及波旁王朝的复辟,并曾在苏格兰跟随亚当·斯密等英国启蒙思想家学习。其著名的政治论著包括《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1814)、《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1815)和《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1819)等。
译者:
阎克文,1956年生,曾任职于新华社,现为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重要译著包括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玛丽安妮·韦伯《韦伯传》等,代表性的作品为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经济与社会》。
刘满贵,北京农学院外语教学部副教授。译著有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茱迪·史珂拉《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达尔德尔《后外交时代:不受约束的美国》等。
李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出版专著《自由主义》,译著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主编“西方政治思想译丛”。
贡斯当谈及,有些人倾慕古代,希望恢复古代的政治形式。贡斯当说:“当一个人阅读古代那些优美的文字时,当一个人追忆古代那些伟人的行动时,他不可能不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特殊冲动,任何现代的东西都不可能激发这种冲动。我们几乎可以说,在这些追忆面前,某种先于我们本身而...
评分【书摘】“人们总以为平庸意味着平静,然而平庸只有在不起作用时才意味着平静。当大批平庸的人聚集到一起并得到一定的活力时,他们的平庸所到之处,甚至会表现出比天才本身在被激情冲昏头脑时还要狂躁、还要嫉妒、还要暴烈。 唯有开朗能消除虚荣。从而平制激情,压制私情。”
评分书名只是一篇文章。不长。提出了一个明显但被忽视的区别,即是古代的参与政治公共生活以获得政治自由但个人的自由被压制,当时政治自由即是全部自由,现代的自由含义则有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如果以个人自由为代价去换取政治自由并以为此自由为全部就大错了,现代的极权专制...
评分自由部分选读
评分也没太见他认真地去反驳卢梭,鉴于是演讲,许多排比式,情感式的表述也可以理解,但是需要非常小心地去琢磨。
评分【藏书阁打卡】 政治制度古今之争在书中平铺开来,其实就是一个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之争的问题。相较于英美经验主义传统之下有关政治架构运作的分析,贡斯当更青睐于从宏观的历史进程和民族风俗的发展入手,对良善的制度加以构想。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论法的精神》,着眼于发掘政治博弈之中每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共性。论著的系统性稍差一筹,但传递出的真知灼见则毫不逊色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 相比斯宾格勒,贡斯当似乎早已提出了"费拉"这一概念。一般说教家在批判道德崩坏时往往是服务于自身的情操洁癖,而贡斯当看到的却是文明及其子孙长久的堕落和晦暗。拿破仑或奥古斯丁的功绩在他的笔下被一起否定,因为这功绩所遗留的专制财产给后世带来的不过是混乱和堕落。人类的可能性和伟大在他看来绝不是野心家弹指间的欲念,而是由每个自由的人来决定
评分贡斯当晚期的政治作品合集,更多的是政论文风格,思想深刻性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自由部分选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