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经典长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史作品。初版于1972年,以后屡次修订、充实。除了两个挪威语版本(尼诺斯克语和博克马尔语)、三个北欧其他语言的版本(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之外,还相继被译成德语、俄语、英语、乌兹别克语、汉语、塔吉克语、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法语、阿拉伯语,最近还推出了波斯语和阿尔巴尼亚语的版本。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该书已得到数十年时间和近二十个语种的检验。
本书作者是当代北欧哲学家,在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两方面皆有深厚造诣,其运思以融会分析哲学传统和大陆哲学传统为特征。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展现西方哲学的概貌,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通过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的背景来勾画各哲学流派的发展脉络。全书围绕哲学核心问题,不仅着眼于历史语境,与过去的哲学家展开对话,而且将视线延至当下,与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等当代哲学家进行对话。
本书的中译本(2004,2012)根据2001年劳特利奇出版社的英译本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译出,并根据作者建议,把2000年挪威语版所收原著的中译附在各章末尾。2015年作者对原书有关章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补充,译者也梳理了读者对前两版中译本的反馈意见,对有关译文作了仔细修订。
奎纳尔•希尔贝克 1937年出生,当代北欧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曾担任著名哲学家赫尔伯特•马尔库塞的助教,现为挪威卑尔根大学荣休教授、挪威科学院院士、德国柏林大学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从《虚无主义?》到《现代性的实践学》,再到近期出版的《时代之思》、《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等,希尔贝克已经用挪威语、德语、英语和法语出版了十几部著作。
尼尔斯•吉列尔 1947年出生,挪威卑尔根大学荣休教授,著作有《巫师与人文主义者》等。
译者: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作有Dialectics of Modernization: Habermas and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ization、《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和《论规则》等,译作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时代之思》(合译)、《理性、真理与历史》(合译)等。
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著作有《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等,译作有《跨越边界的哲学》(合译)、《时代之思》(合译)等。
刘进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并任教,译作有《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合译)等。
这本书,是大学时候就从一个朋友那接触了的,当时还是一本,然后一拿到手就立刻放不下了。 相对于罗素、撒穆尔、梯利而言这位挪威的哥们明显没那么出名。但是他的书又是最亲近读者的一本。 不是为了枯燥的让人吞不下去的精湛的学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找寻一个自由发散的道...
评分我大致比较了下斯通普夫和希尔贝克的两本“西方哲学史”的目录。 总的来说,前者的“西方哲学史”更偏向纯哲学。而后者则包括了古代科学以及古代中国印度哲学思想的介绍,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包括哥白尼牛顿以及达尔文他们的创新,以及启蒙运动,和亚当斯密等人的经济思想,还...
评分奎纳尔.希尔贝克的这部哲学史,我当时读到的是1993年的首部德语译本——它从1987年挪威语的第4版翻译而来。仅看时间就足以说明问题。这是一部既畅销又长销的著作:它向我们展现的,是就我所知最有趣、最富新意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是一位具有原创力的思想家,他写的不仅仅是一...
评分这本书,是大学时候就从一个朋友那接触了的,当时还是一本,然后一拿到手就立刻放不下了。 相对于罗素、撒穆尔、梯利而言这位挪威的哥们明显没那么出名。但是他的书又是最亲近读者的一本。 不是为了枯燥的让人吞不下去的精湛的学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找寻一个自由发散的道...
评分这本书买了有7年,7年前看了一百多页,正值上一个读书计划结束,对民法十分厌烦,因此翻阅此书。 相比于大学时看过的其他哲学史,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居然说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启示了我,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古希腊时期,人类懵懂无知,技术手段又不发达,只能去想想和...
断断续续花了小半年啃完,做了很多繁琐冗长的笔记,仍然记得读这本书出发点是,搞不清当代诸多思想理论的来源和主旨,更无法理解它们对日常生活、艺术领域的影响,想从根源上一探究竟。于是从西方哲学史中看到了(部分)人类智慧和理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成熟之后又如何质疑推翻已有结论,从试图寻找本质的形而上学,到反对本质大过一切的现象学,现当代的哲学思潮繁多,在理解其来路之后,也似乎能更清晰一些。当然所有知识逃不过遗忘的定律,但隐隐约约记得脉络也是很满足了。这本书结合科学、人文科学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结合思想家除了哲学之外的理论,全面展现西方思想发展脉络,前后呼应对比,对各种关键主张的解释清晰客观,也会提及学界对个别主张或人物的批评或质疑,是极好的入门书。
评分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作为读的第二本西哲史,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不仅仅是哲学本身,如正如标题thought,是对思想的梳理,包括政治,文化,科学等。书中的图表帮助更好的理解,对初学者比较友好。
评分将近一个学期,终于读完这本。中世纪神学部分仍然艰深。然而读到康德部分及之后,尤其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批判,越发觉得神清气爽。 启蒙运动以来的问题只是愈发严重,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逻辑分析哲学都未能解决。我更倾向于相信尼采和阿多诺的悲观主义,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历史其实是无尽轮回;启蒙和神话交相显现。当下正处在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带来的自然科学的第三个神话阶段,后现代将开启下一个启蒙,下一个时代将是艺术家和超人的时代。
评分比别的书更多了对context的讲解
评分断断续续花了小半年啃完,做了很多繁琐冗长的笔记,仍然记得读这本书出发点是,搞不清当代诸多思想理论的来源和主旨,更无法理解它们对日常生活、艺术领域的影响,想从根源上一探究竟。于是从西方哲学史中看到了(部分)人类智慧和理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成熟之后又如何质疑推翻已有结论,从试图寻找本质的形而上学,到反对本质大过一切的现象学,现当代的哲学思潮繁多,在理解其来路之后,也似乎能更清晰一些。当然所有知识逃不过遗忘的定律,但隐隐约约记得脉络也是很满足了。这本书结合科学、人文科学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结合思想家除了哲学之外的理论,全面展现西方思想发展脉络,前后呼应对比,对各种关键主张的解释清晰客观,也会提及学界对个别主张或人物的批评或质疑,是极好的入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