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原著第六版)

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原著第六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德] 鲁道夫·维特科尔
出品人:
页数:167
译者:刘东洋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21560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理论
  • 建筑
  • 建筑史
  • 建筑学
  • 文艺复兴
  • 艺术史
  • 刘东洋
  • 维特科威尔
  • 人文主义
  • 建筑原理
  • 历史
  • 设计
  • 文艺复兴
  • 古典
  • 空间
  • 美学
  • 建筑史
  • 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鲁道夫维特科尔编的《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初是于1949年作为《瓦尔堡学院研究》第19卷出版的。第二版则是由Alec Tiranti有限公司于1952年出版的,该出版社随后于1962年出了修改过的第三版。此版由Academy Editions出版社于1962年再版。1973年,Academy Editions出版社为此书图片进行了重新标号并将之直接插入正文内,以这样新版式的完整版,发行了本书的第四版。 这一版本里包含了一些维特科尔教授迄今为止尚未发表过的论比例的讲演稿和文章。这些文本是由他的遗孀慷慨提供给我们的。附录四是我们依据维特科尔不同手稿进行摘录编辑成文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图片明细
第一部分 集中式教堂与文艺复兴
1.阿尔伯蒂有关理想化教堂设计的任务书
2.后续建筑理论中的集中式教堂
3.建造实践:卡尔切里圣母教堂
4.伯拉盂特和帕拉第奥
5.集中式教堂的宗教象征意义
第二部分 阿尔伯蒂对待古代建筑的方法
1.圆柱在阿尔伯蒂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
2.里米尼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
3.新圣母教堂
4.曼图亚的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和圣安德烈亚教堂
5.阿尔伯蒂在古典建筑阐释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 帕拉第奥的建筑原理
1.作为“通才”(uomo universale)的建筑师:帕拉第奥,特里西诺和巴尔巴罗
2.帕拉第奥的几何:别墅
3.帕拉第奥与古典建筑:府邸与公共建筑
4.一个理念的诞生:帕拉第奥的教堂立面
5.帕拉第奥的视觉与心理概念:救世主大教堂
第四部分 建筑中的和声比例问题
1.弗朗切斯科乔治为维尼亚圣弗朗切斯科教堂撰写的柏拉图式任务书
2.中项比例与建筑
3.阿尔伯蒂数比的“生成”
4.音乐和音与视觉艺术
5.帕拉第奥的比例“赋格”(fugal)体系
6.帕拉第奥的数比以及16世纪音乐理论的发展
7.建筑上与和声比例法则的决裂
附录一 弗朗切斯科乔治为维尼亚圣弗朗切斯科教堂撰写的备忘录
附录二 文艺复兴时期比例的通约性问题
附录三 有关比例理论文献的若干注释
附录四 艺术与建筑中的比例
第一部分 对秩序的需要
第二部分 西方比例体系的来源
第三部分 几何与中世纪比例
第四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比例与通约性
第五部分 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比例化――困难与可能性
索引
译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人拿中国的佛寺去跟西方的教堂进行比较,再读第一部分之后,我感觉这种比较是不正确的。阿尔伯蒂用来阐述教堂的意义、形式、秩序的时候用的那一套表述,与之最相近的应该是中国的礼,所以与西方教堂所对应、比较的应该是坛庙以及方上之后的部分陵寝。神也好,祖先也好,都可...  

评分

懂音乐或许能更好理解比例数据 备注:蓝色字体为读书笔记,仅标注页码为《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P15)人体形式对于所有比例的权衡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思想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一个基础,并使文艺复兴建筑与哥符建筑有了显著的区别。同时,以其所暗示的宇宙的整体和谐,最终引...

评分

有人拿中国的佛寺去跟西方的教堂进行比较,再读第一部分之后,我感觉这种比较是不正确的。阿尔伯蒂用来阐述教堂的意义、形式、秩序的时候用的那一套表述,与之最相近的应该是中国的礼,所以与西方教堂所对应、比较的应该是坛庙以及方上之后的部分陵寝。神也好,祖先也好,都可...  

评分

有人拿中国的佛寺去跟西方的教堂进行比较,再读第一部分之后,我感觉这种比较是不正确的。阿尔伯蒂用来阐述教堂的意义、形式、秩序的时候用的那一套表述,与之最相近的应该是中国的礼,所以与西方教堂所对应、比较的应该是坛庙以及方上之后的部分陵寝。神也好,祖先也好,都可...  

评分

有人拿中国的佛寺去跟西方的教堂进行比较,再读第一部分之后,我感觉这种比较是不正确的。阿尔伯蒂用来阐述教堂的意义、形式、秩序的时候用的那一套表述,与之最相近的应该是中国的礼,所以与西方教堂所对应、比较的应该是坛庙以及方上之后的部分陵寝。神也好,祖先也好,都可...  

用户评价

评分

通读了一遍,费了好久时间,不过值。92+,一本教会阿瑟丹托如何欣赏建筑的大神级别的书,手头放着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的石头》布克哈特《古物指南》等看起来查起来更有收获。附录最好也别放过。mark一下,20180904.

评分

乐理知识的缺失导致看第四章的时候一头雾水,几乎完全跳过该部分。内容更侧重于从阿尔伯蒂到帕拉迪奥的建筑在平面、立面和细部上如何被哲学和数学支配。

评分

乐理知识的缺失导致看第四章的时候一头雾水,几乎完全跳过该部分。内容更侧重于从阿尔伯蒂到帕拉迪奥的建筑在平面、立面和细部上如何被哲学和数学支配。

评分

1. 集中式取代巴西利卡式的背后是神性认知的改变;2. 阿尔伯蒂认识到圆柱与拱和墙的内在矛盾,从而改用符合墙体逻辑的方壁柱;3.帕拉第奥解决了两个问题:单层神庙立面用于双层巴西利卡的难题、集中式平面与中殿结合的难题。 【第四章和声比例问题日后再看】

评分

对旧教堂的立面改造:立面上一切尺寸都可以套进模数,帕拉第奥将均衡性理解为有意义的数字关系,要跟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所揭示的宇宙秩序相和谐;怎样将单层的古代神庙立面套在巴西利卡式的双层教堂身上,高大的凯旋拱门(阿尔伯蒂),双重人字墙(帕拉第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