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历史类图书。本书是郑岩父女默契合作而成的文物绘本。一页图画、一页美文,描绘近一百五十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勾勒出六千年来中国文明发展的迷人图景。选取了中国考古中的代表性出土文物,以写实手绘配简短文字介绍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这些经典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时代从新时期时代至明代,跨越六千余年。全书按照时代分为土石本色、青铜表情、日出而作、北河南江、长安花雨、远方远方等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名恰到好处地浓缩了那个时代出土文物的风格。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著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等美术史著作。
郑琹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
文字作者是考古与美术史学者郑岩,插图绘者是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郑琹语。从两人的名字你可能猜出来了,这是父女俩。嗯……考古器物类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见不配照片而配手绘的情况。想必和星二代差不多,这位琹语同学也是被父亲重磅带出道了。其实琹语同学画得还是不错的,但老...
评分一座私人的纸上博物馆 作者 / 白杏珏 文物意味着什么?一生都与文物打交道的郑岩认为,文物意味着时间的折叠,这些静默无言的古老物件,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遇见另一群人,进入另一种生活。每件文物都有自己的重量、质感与味道,每件文物都有实实在在的功用,每件文...
评分文/郑岩 我大学读的是考古专业,后来大部分时间在博物馆和学校工作,参加田野发掘的机会并不多,但印象深刻。在野外,除了新发现带来的兴奋,还有一种与“今人不见古人月”全然不同的感受。 二零零零年春,我随安家瑶先生参加西安唐大明宫太液池的试掘。那时,电视连续剧《大明...
评分文/郑岩 我大学读的是考古专业,后来大部分时间在博物馆和学校工作,参加田野发掘的机会并不多,但印象深刻。在野外,除了新发现带来的兴奋,还有一种与“今人不见古人月”全然不同的感受。 二零零零年春,我随安家瑶先生参加西安唐大明宫太液池的试掘。那时,电视连续剧《大明...
评分文字作者是考古与美术史学者郑岩,插图绘者是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郑琹语。从两人的名字你可能猜出来了,这是父女俩。嗯……考古器物类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见不配照片而配手绘的情况。想必和星二代差不多,这位琹语同学也是被父亲重磅带出道了。其实琹语同学画得还是不错的,但老...
四两拨千斤
评分如果从父女两人合力做一件事上可取,不枉费今世父女一场。
评分青釉莲瓣纹盖罐 上层的花开了,中层的花开了,下层的花开了。忍冬的叶子嫌花瓣的队列太齐整,追随着波浪,从花瓣的缝隙间跑过,被惊扰的鱼儿逃得无影无踪。 雨过后,浓浓淡淡,天地全是一色的青。 超喜欢这段!
评分寥寥几字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小画也很可爱憨实。书中的物件都好美,其中一些以现在的审美来看也是时髦的
评分●当你参观博物馆,流连在一件件展品之间时,你认真地观察过文物的形态吗?你有认真品味过其中蕴含的美吗?你有思考过它们背后的故事吗?你是不是对它们产生过一丝好奇心?它们,那些古物,究竟美在何处?也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部分答案。●对古物而言,照相虽佳,但只模写其外貌,却不能言尽其内在的气韵。这本用绘画来表现考古标本,呈现出一首古物交响诗的图书《年方六千》通过一写一绘,一点点、一滴滴地把近九十件器物化为文字与图画,通过带有个人温度的文字,以曾经的使用者和创作者的视角,细腻还原一件件器物背后的人和故事。●这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郑岩父女默契合作的一本极简中国美术史。文物时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共跨越六千余年。全书按照时代分为土石本色、青铜表情、日出而作、北河南江、长安花雨、远方远方等六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