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卫,1973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199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1999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修士课程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取得东京大学博士(文学)学位。现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准教授。
作者认为本书“可能是最先描述晚清中国海洋史整体的书籍”。
本书尝试将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华南沿海的贸易、海盗、船难、秘密会社与叛乱、征税、移民等问题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题下加以讨论。书中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贸易的实际状况和贸易秩序的构建;⑶华南沿海地区社会管理的情况;⑷英国在中国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书将晚清华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问题加以专题性的讨论,最终要证明:正是无数民众自行采取的零散行为将中国推至新的时代,不仅将列强对中国国内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甚至还摆弄、牵制了列强。
书中不仅讨论晚清时期华南沿海的变化,即晚清对于华南沿海的意义;也将华南沿海在长时段的海洋史中加以定位;同时通过对华南沿海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的讨论,对鸦片战争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赋予其新的内容。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评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评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评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评分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读过日文版,因为日文处于点菜水平,所以很多细节上没弄懂。但宏观架构还是明白的:以发生腹地转置的厦门港作为切入点去刻画19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写一本靠谱不带水分的福建发展研究专著,向生养自己的土地致敬,算是自己的人生志业之一,而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评分资料汇编没有意思
评分本书的结构,类似同一主题下松散的论文集,探讨的不止于传统上的“中国”与“外国”,而是更加详细的阐述了,在近代社会变迁下,各个不同阶层是如何应对,又产生了哪样的变化,以及传统中国式的管理和近代化西方式的管理之间的碰撞。书中细节丰富,角度多样,对理解近代中国沿海的变化十分有帮助。
评分出差福建几天翻完
评分作者很明显受到年鉴学派“眼光向下”的形象,注重考察国家制度之下的地方与民众的活动,从这个视野出发,也就能发现一个不同于正统叙事的“海洋中国”,儒家文化正统意识在这个中国内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类利益与权力的博弈。另外,各种像“汉奸作为活跃的地点是各级官员的奏折”这类的冷幽默太好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