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崩潰時,要帶上整個世界。”——希特勒
★ 最權威、最受人尊敬的希特勒傳記作者,掌握大量一手資料,細節描 寫詳盡驚人。
★ 真正的崩潰所帶來的破壞和損失,是遠遠超過人們所見的。
★ 作者曾擔任2005年奧斯卡奬同名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顧問。
====================================================================
在約阿希姆·費斯特的《第三帝國的最後十四天》之前,除瞭少數幾本細節描寫已屬陳舊的之外,幾乎沒有一本可供閱讀的書,用全新的知識敘述那幾個星期裏所發生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通過大量史料進行收集、梳理、甄彆後,費斯特以事關人性的角度,逼真再現瞭曆史人物的心理活動,並通過描述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國行將滅亡的最後十四天裏發生的事,揭示瞭“一個極端狀態下的國傢”是如何製造曆史鏇渦,影響歐洲及世界的。
約阿希姆·費斯特(Joachim Fest,1926-2006):
德國最重要的曆史學傢、作傢之一,納粹德國研究權威,曾齣任北德意誌廣播電視颱主編、《法蘭剋福匯報》發行人,另著有《希特勒傳》《施佩爾傳》《第三帝國的麵目》等。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阿道夫•希特勒之口,那是1945年初,他预见到德国即将落败,对副官尼古拉斯•冯•贝洛说的。但其实,早在1941年11月苏德战争相持阶段,希特勒就有过类似言论。这就是希特勒,可怕的不仅是他的疯狂,更在于疯狂中的冷...
評分“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这句话出自阿道夫•希特勒之口,那是1945年初,他预见到德国即将落败,对副官尼古拉斯•冯•贝洛说的。但其实,早在1941年11月苏德战争相持阶段,希特勒就有过类似言论。这就是希特勒,可怕的不仅是他的疯狂,更在于疯狂中的冷...
評分对德国的那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是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无论是它的影响力,它的主要人物,还是它的惨烈程度。都是经常被人们提起和议论的。可对它又是陌生的。究竟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希特勒的死亡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还有整个战争的经过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情景...
評分“在真正的崩溃中,丢失的东西总是远远多于人们所见。”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如此评价纳粹政权的终结。回顾二战历史,除了纪念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和贡献巨大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捡起丢失的细枝末节,反思能为今用的种种。譬如战场以外的杀伤力、政治制度的流弊、以及统治...
起這麼大的題目,相比來說內容太少也沒啥新意。
评分文字版帝國的毀滅;考慮到作者的元首傳在國內齣版遭遇閹割的命運 此書170頁的篇幅大有縮水之嫌
评分對希特勒及納粹瘋狂邏輯的分析非常獨特。
评分希特勒和戈培爾還算有種,全傢自殺。好歹沒有被戰勝國羞辱一把再送上絞架。比起東條英機、墨索裏尼這樣的爛人強太多瞭。
评分並非純敘事性作品。考據和評論見功力。贊一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