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為到意義

從行為到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張良叢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7914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人類學
  • 文化研究
  • 儀式
  • 人文
  • 301
  • 2015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行為
  • 意義
  • 哲學
  • 認知
  • 心理
  • 發展
  • 語言
  • 符號
  • 理解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儀式是理解人類文化的一把鑰匙。作為人類基本經驗形態的展演,儀式涉及人類文化的諸多方麵,是闡釋特定文化經驗、觀察文化意蘊、理解不同文化體係的錶達模式的切入點。本書秉承審美人類學的理念,把儀式作為人類的基本文化形式和審美文化機製,在全麵理解儀式理論觀念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闡釋瞭儀式與審美製度、審美認同和審美交流的關係,為讀者理解審美人類學提供瞭重要參考。

著者簡介

張良叢

男,1975年生於山東即墨。201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審美人類學和西方文學理論研究。

圖書目錄

引 論/1
第一章 儀式的理解和闡釋/10
第一節 儀式的理論闡釋/10
第二節 儀式化/14
第三節 儀式的多元錶述/23
第二章 物態化研究到意義闡釋/36
第一節 走嚮文化批評的儀式研究/37
第二節 人類學的詩學轉嚮/44
第三節 審美人類學與儀式研究/54
第三章 儀式、審美製度與文化機製/72
第一節 儀式:自然與文化的橋梁/73
第二節 美的文化建構:儀式的文化指嚮/88
第三節 作為審美製度的儀式/100
第四章 儀式、文化規約與審美認同/118
第一節 認同是文化建構的核心問題/119
第二節 文化認同的鑰匙:儀式/127
第三節 儀式與審美認同/139
第五章 儀式、審美與文化交流/157
第一節 審美交流的三種闡釋/158
第二節 儀式交流的審美維度/172
第三節 儀式:審美負載的文化交流/181
結 語/189
附錄一 被建構的美:審美人類學視野中的“美”/196
附錄二 文化記憶、習性與審美/206
參考文獻/219
索 引/228
後 記/23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毛泽东说的。或许,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眼里,越接近日常生活,越没有艺术水平。显然,这不是一个取材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问题。在哈尔...

評分

我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毛泽东说的。或许,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眼里,越接近日常生活,越没有艺术水平。显然,这不是一个取材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问题。在哈尔...

評分

我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毛泽东说的。或许,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眼里,越接近日常生活,越没有艺术水平。显然,这不是一个取材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问题。在哈尔...

評分

我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毛泽东说的。或许,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眼里,越接近日常生活,越没有艺术水平。显然,这不是一个取材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问题。在哈尔...

評分

我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自《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毛泽东说的。或许,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眼里,越接近日常生活,越没有艺术水平。显然,这不是一个取材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问题。在哈尔...

用戶評價

评分

推薦專業人士,上麵那位仁兄沒看懂就不要急著亂發言。現代社會學所謂的儀式,和古代宗教的儀式並非一迴事。早年《詩格》意境,和後來文論的意境也不是一迴事。早年莊子的小說,和後來章迴小說也不是一迴事。詮釋學産生於基督教,和現代詮釋學也不是一迴事。社會學的儀式,和宗教的儀式內容關係並不大,說白瞭,這就不是講祭祀,圖騰的書,又為什麼說清楚?是作者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書底下,後麵有引用目錄的,齣處都是標明的。這不是給文藝青年看的。。

评分

不慎,買到這本,被惡心到瞭。這本書沒有真問題-審美人類學的建構得很社特,行為和意義都說不清楚。大邏輯用理論套經驗,削足適履,非常淺薄。談儀式的一本書,敘事異常失敗,獻祭、圖騰崇拜等等,沒有一個描述清楚的,又比如引述格爾茲鬥雞那一段,隻是“鬥雞是島民暴力象徵啊”的同義重復。同時,數據引用不注明齣處,是外行纔會鬧的笑話。還敢賣這麼貴,氣死我瞭,我這就走齣門去扔掉你。

评分

翻瞭一下 都是屁

评分

不慎,買到這本,被惡心到瞭。這本書沒有真問題-審美人類學的建構得很社特,行為和意義都說不清楚。大邏輯用理論套經驗,削足適履,非常淺薄。談儀式的一本書,敘事異常失敗,獻祭、圖騰崇拜等等,沒有一個描述清楚的,又比如引述格爾茲鬥雞那一段,隻是“鬥雞是島民暴力象徵啊”的同義重復。同時,數據引用不注明齣處,是外行纔會鬧的笑話。還敢賣這麼貴,氣死我瞭,我這就走齣門去扔掉你。

评分

推薦專業人士,上麵那位仁兄沒看懂就不要急著亂發言。現代社會學所謂的儀式,和古代宗教的儀式並非一迴事。早年《詩格》意境,和後來文論的意境也不是一迴事。早年莊子的小說,和後來章迴小說也不是一迴事。詮釋學産生於基督教,和現代詮釋學也不是一迴事。社會學的儀式,和宗教的儀式內容關係並不大,說白瞭,這就不是講祭祀,圖騰的書,又為什麼說清楚?是作者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書底下,後麵有引用目錄的,齣處都是標明的。這不是給文藝青年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