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李平沤,资深译者,主持翻译《卢梭全集》9卷本,并译著有多部法政类经典名著。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 卢梭
出品人:
页数:184
译者:李平沤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15599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图书标签:
  • 卢梭 
  • 哲学 
  • 政治哲学 
  • 法国 
  • 政治 
  • 商务印书馆 
  • 社会 
  • 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比他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卢梭此书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同是18世纪中辩证法的杰作。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了,一直放在床头。想起来了就读一段。 前天晚上,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突然想再去读读卢梭的其他著作。我有些喜欢这个孤独的老头了 :D 初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晦涩,很多段文字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明白。但回顾下来,不得不佩服卢梭的思维缜密。若是活在他的年代...  

评分

如果我看完第一部分就弃了,那么最多最多给3分。。现在全都看完了包括作者附注,看在卢梭独特视角的份上,打4分吧。。 卢梭关于原始状态和野蛮人的假设实在太让人诟病,受到那么多指责真是一点也不冤。他在最开始说作者附注部分可看可不看,没什么关系,而实际上...  

评分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了,一直放在床头。想起来了就读一段。 前天晚上,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突然想再去读读卢梭的其他著作。我有些喜欢这个孤独的老头了 :D 初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晦涩,很多段文字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明白。但回顾下来,不得不佩服卢梭的思维缜密。若是活在他的年代...  

评分

读卢梭《论不平等》 让•斯诺罗宾斯基读卢梭《论不平等》(收在《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中)对本文的结构有一段精彩描述:卢梭揭开《论不生产平等》的序幕时郑重其事——题献、序言、本论形成三柱廊,让我们得以在其间缓缓而行,就好像卢梭有意以象征手法揭示,真正的人类起源...  

评分

“卢梭的一切都能在《论不平等》中找到。这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确实如此。《论不平等》中个人主义的想法,那反社会的观念才是根本所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卢梭的著作之中,在《爱弥儿》里尤为显著。”(埃米尔·法盖) “激发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是个人主义的、甚...  

用户评价

评分

4 觉得第一部分很好~自然状态和社会性的理解(区分)真的是十足的洞见!(推而广之,我们确实也总是用现代社会的理念来理解历史,反思……)而且自然状态两个天性的预设:自爱心和怜悯心,延续了之前的一个传统(至少亚当·斯密)。第二遍读,感觉很好~ 第二部分就有点尴尬,虽然明白卢梭是要对抗格劳秀斯和霍布斯两方面的传统,但是他描述的自然状态到社会的转型过程也不怎么令人信服……各种语焉不详,令人尴尬……人为何群聚?(卢梭预设自然状态人可以自给自足)然后,富人鼓励建立政治制度/社会契约,穷人为啥同意啊啊啊(所以,问题还是出在强者/弱者和富人/穷人这两对概念的关系上,值得深思……)……还有,中间反绝对专制主义的时候,自由横空出世,瞬间最高价值……搞不懂…… 卢梭的文笔……极富煽动性了!

评分

在卢梭看来,寻找到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原因必须从历史的重构,一系列的变化中去探索,这是“由于人的一切进步都在不断使人离开他的原始状态,因为,我们愈是积累新的知识,我们愈是失去获取知识之中最重要的知识手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我们对人进行研究,我们反而愈是找不到如何去认识人的门径。”(p36)而这正预示着,人对知识的认识,对语言的掌控,对自身的完善能力,对理性的运用,却成为自身痛苦的根源。所有一切都改变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卢梭描绘着一个政治社会的形成,而一个败坏的世界同样开始形成。

评分

其论点和许多论据已经过时了,但读起来仍能想象出文章对时人带来的震撼。正好接着读《社会契约论》。

评分

补课#不平等现象在原始自然状态中几乎不存在,后经过人类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私有制的出现和法律的实施使之变得十分牢固和合法。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当权力要依靠舆论时,其本身就带有奴隶性,因为你要以你用偏见来统治的那些人的偏见为转移。

评分

卢梭绝对是无可救药的复古怀旧浪漫派,但是一派热忱天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