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掏不絕

饕掏不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齣版有限公司
作者:硃振藩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1
價格:3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681069
叢書系列:知味
圖書標籤:
  • 美食
  • 生活
  • 散文隨筆
  • 隨筆
  • 颱灣
  • 閱讀
  • 文化
  • 美食
  • 文化
  • 曆史
  • 飲食
  • 傳統
  • 生活方式
  • 舌尖上的中國
  • 飲食文化
  • 煙火氣
  • 味覺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民以食為天,《饕掏不絕》溯古至今,漫談各色美食、流變、烹調及飲食態度,知其典故,食其風雅,讀來舌底生津,口腹之欲有大滿足。

著者簡介

硃振藩,颱灣食傢、作傢,亞洲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有“食聖”、“現代食神”、“颱灣首席美味鑒賞傢”等封號。原籍江蘇靖江,生於基隆,是宋代大儒硃熹的第二十一世孫。

平生雅好文史,尤醉心於美酒佳肴,以“愛吃、能吃、敢吃、懂吃”著稱。品過五萬道菜、韆種美酒,設計瞭紅樓夢宴、張大韆宴、隨園食單宴。涉獵極廣,在多傢報刊開有專欄。已齣版《美食傢菜單》《食在凡間》《食隨知味》《癡酒》等四十餘部著作。他效法清代袁枚,收瞭36位知名女弟子,笑稱是“三十六天罡”。其中,颱灣知名作傢李昂是大弟子。於美人、吳淡如、林青蓉等颱灣各大電視颱當傢主持或主播、文化評論人,還有“2014年亞洲最佳女廚師”陳嵐舒,演員硃茵、“2005年香港小姐”林莉等藝人,都成為其女弟子,跟隨他吃遍四方。

圖書目錄

目錄序口腹鏇律:聆聽硃振藩大師談美食/許水富•I
自序饕可掏,非常饕•III
烹食
韆古絕唱東坡肉•2
鬆阪豬肉的本尊•4
鎮江肴肉耐尋味•6
不俗不瘦筍燒肉•8
紅糟肉的好味道•10
經典牛饌及其他•12
熱氣羊肉初體驗•20
炎夏妙品梨炒雞•22
暢飲雞湯元氣足•24
飛龍上桌彩頭好•26
飛龍薦餐好滋味•28
驚人補益烏骨雞•30
味怪肉嫩棒棒雞•33
東門當歸鴨一絕•36
紫酥肉味賽烤鴨•39
蒸透的鵝超好吃•41
鵝饌味美難比擬•43
鴛鴦炙頗煞風景•46
夜半喜聞燒鳥香•49
百鳥朝鳳堪壯陽•52
血腸本是帝王食•55
品嘗兔肉鴻圖展•58
虎年美食龍虎鬥•61
嘗鮮
一行白鷺上青天•64
蘇軾燒魚有本事•67
形醜味妍昂嗤魚•69
炙魚變身魚藏劍•71
廣安宮前飄魚香•74
江南美味白絲魚•77
魚中美者數鮰魚•79
香魚燒烤味有餘•82
青魚頭尾超味美•85
青魚腹中有珍寶•87
蓮房魚包有彆趣•89
砂鍋魚頭饒滋味•91
馬鮫吃巧製魚羹•93
梁溪脆鱔風味佳•96
糟溜魚片惹帝思•98
鯪魚“麻雀變鳳凰”•100
生魚片撲朔迷離•102
北關魩仔極鮮清•105
茉莉魷魚捲一絕•109
鱔魚美肴炒軟兜•111
江南爆蟹真奇妙•114
府城蝦捲有意思•117
紅糟田雞好滋味•119
吃豆腐
豆腐源自“淮南術”?•124
東坡豆腐有真味•126
火宮殿的臭豆腐•128
“文獻無徵”談豆腐•130
禦賜八寶豆腐方•132
鍋物妙品凍豆腐•135
砂鍋老豆腐一絕•137
菠菜豆腐二重奏•139
尋味
韆古異饌抱芋羹•142
爽糯醇美炒魚麵•144
杭州名食片兒川•147
暑食冷淘透心涼•149
酥炸櫻桃小丸子•151
煎搥衍生蚵仔煎?•153
鐵漢沒轍的醋芹•156
勾人饞涎玉荷包•158
兩斤一身世之謎•160
聞香
茉莉花茶撲鼻香•164
能迷魂的酸辣湯•166
白糖蔥的今與昔•169
東坡餅香酥脆美•172
臭鼕瓜萬裏飄“香”•175
食在生活
吃春酒啓新機運•178
迎春食巧過好年•180
趁著龍年食補療•185
愛食菜尾無貴賤•191
關於無心炙種種•194
餐桌之上應惜福•197
傢常飯菜最 好吃•199
食前方丈非養生•201
食有所聞
近世颱灣飲食觀•206
南北食性漸混同•213
從“石傢”到“彩蝶宴”•215
欣試石傢醬汁肉•221
從山寨版看古菜•223
孔府新饌現食林•228
孔府盛饌一品鍋•234
標新立異儒傢菜•237
茶樓對聯見真章•239
五廚佳饈饗名士•241
歡然欣會“天然颱”•245
名師高徒聚“鱈園”•250
目食耳餐又一章•254
好惡兩極創意菜•256
創意之道在創藝•258
省思無菜單料理•260
無限風光創意菜•262
食談
品評佳肴要有梗•266
無味之味亦美味•268
樽前自獻自為酬•27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评《饕掏不绝》 文/蓦烟如雪 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 故,美食家身兼吃货...

評分

——评《饕掏不绝》 文/蓦烟如雪 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 故,美食家身兼吃货...

評分

——评《饕掏不绝》 文/蓦烟如雪 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 故,美食家身兼吃货...

評分

——评《饕掏不绝》 文/蓦烟如雪 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 故,美食家身兼吃货...

評分

——评《饕掏不绝》 文/蓦烟如雪 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 故,美食家身兼吃货...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意思,但是有點水

评分

ummm、比較淺顯的飲食筆記、引經據典較多,可以作為颱灣飲食初覽。

评分

颱灣食神的美食隨筆,文字耐讀,典故、軼聞頗多。

评分

溯古至今,漫談各色美食流變。觥籌交錯,細品烹調及飲食態度。知其典故,纔能食其風雅。文藝吃貨,可以讀一讀硃振藩的“食林外史”。

评分

17.12.22 03C文字依舊沒話說,內容有些炒冷飯。三本裏還是最愛體外之味,用詞精準,掉書袋不過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