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在现代世界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澳大利亚的国旗上,印度人口中的英语,更不必说现代一切制度的起源和英国价值观的传播。关于大英帝国的构建问题往往众说纷纭,争论异常激烈。大英帝国的殖民史似乎是一幅无法浓缩的画卷:它是战火纷飞中的刀光剑影,也是一片蔚蓝大海上驶向未知的商船桅杆上缓缓升起的英国米字旗,是无数商人、传教士、将军对远方财物和未知的渴望……帝国的历史有太多疑团驱使着人们去探索和挖掘。
达尔文眼中的大英帝国不仅仅是由国王和征服者更是由无数个体的野心和进取心合力创建的。这些人包括商人、投资者、移民、传教士等,正是他们林林总总的利益诉求共同组成了各有所图的复杂关系。也正是这些离开英国去往全球各国的开拓者或殖民者以其千差万别的方式塑造着世界:涉足各大洲的政治,奠定现代国家的政治模型,以母语为基础的文化迁移,各种技术和价值观的渗透传播……这样一个伟大的帝国为什么没有持续繁荣还是说它从来没有真正确立过?有如此多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存,控制着性质各异的经济、政治实体,但它们的意识形态差异为何又如此之大,彼此之间甚至会剑拔弩张?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是文化的毁灭者,还是全球一体化的缔造者?对当时、现在以及未来,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从熊熊燃起的称霸世界的雄心到**后帝国梦的无奈幻灭,《未终结的帝国》将我们带入一个个历史场景,深入了解大英帝国全球扩张的过往,以及对当今世界乃至未来都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土跨越了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达尔文认为这远不能说它走到了终点,甚至连中点都还没有达到。帝国的统治者们依然希望帝国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下去。这种愿望如同帝国自身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一般挥之不去。
任何想了解大英帝国的历史以及当今世界格局缘起与发展的读者都不能错过此书。
约翰·达尔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专注于研究帝国的历史,特别是大英帝国历史,既包括帝国的兴起,也包括它们的衰落。他如今在剑桥大学教授帝国史和全球史,是纳菲尔德学院的研究员。他因作品《后帖木儿时代》获得英国历史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历史学奖”。
本书并不是以时间为顺序叙述大英帝国的沉沉浮浮,重点在于描述重大事件背后的驱动力和思想观念。 对英国1688 -1815的描述极为精彩,当时英国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各色人种的私人野心personal ambitions。 北美洲和对印度的殖民化完全来自于私人利益。美国脱离英国的起义反应了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并不是以时间为顺序叙述大英帝国的沉沉浮浮,重点在于描述重大事件背后的驱动力和思想观念。 对英国1688 -1815的描述极为精彩,当时英国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各色人种的私人野心personal ambitions。 北美洲和对印度的殖民化完全来自于私人利益。美国脱离英国的起义反应了私...
这翻译中信也算自成一派——读不通派。书本身很有趣,推荐读英文
评分翻译减两分,删掉引用还要删两分。本书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经济分析,至于军事和历史部分略显单薄。
评分殖民地
评分才慢慢的明白帝国的在特定时期的爆发的依赖:思想上,资本主义思想、市场经济、自然科学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的商品交易需求....英国在世界的崛起确实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200w移民... 对落后国家的军事行动所向披靡也成就了他们的经济霸主,商业交易需要安全,安全依赖军事...对情报和后勤、战术的看重确实比较厉害...英国能赢其他国家还在于对情报和商业信贷的重视上...帝国是个商业实验,而不是设计出来的--这大概是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正在看,感觉翻译貌似有点扯,但确实瑕不掩瑜,干货不少。比如帝国的运行手段,人员的构成,底层中层的驱动情况等,确实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