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觀看

信仰與觀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 羅蘭·雷希特 (Roland Recht)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馬躍溪 譯
出版時間:2017-2-17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61163
叢書系列:眼睛與心靈:藝術史新視野譯叢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建築
  • 宗教
  • 文化研究
  • 藝術理論
  • 羅蘭·雷赫特
  • 哲學
  • 信仰
  • 觀看
  • 哲學
  • 藝術
  • 宗教
  • 視覺文化
  • 思想史
  • 人文
  • 精神
  • 圖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哥特式大教堂藝術隻是關於尖形拱券、飛扶壁等建築技術的創新麼?抑或是否可以被簡單地視為一種關於光綫的審美?

人們所慣用的那套對哥特式藝術的解讀語言,忽略瞭怎樣一場革命?

在這場革命中,中世紀的人們如何看待圖像和空間?又如何將其與信仰關聯?

羅蘭·雷希特就哥特式大教堂藝術提齣全新定義,為我們理解大教堂空間打開瞭嶄新的維度。

著者簡介

羅蘭·雷希特(Roland Recht, 1941— )法國著名藝術史傢、博物館學專傢。1993—2000 年,任斯特拉斯堡馬剋-布洛赫大學藝術史教授,藝術史學院院長;2003 年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院士,並於2014年齣任該院院長。除本書外,尚有《洪堡書簡——從景觀花園到達蓋爾銀版照片》(1989),《思考遺産:藝術的展陳與秩序化》(1999),《思考遺産2》(2016),以及《重訪中世紀:哥特式思想及其遺産》(2016)等重要著作名世。

馬躍溪 1985 年生於北京。先後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巴黎高等翻譯學院(ESIT)。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理解中世紀大教堂的五個瞬間 李軍 /1
前 言 /1
導 論 /4
上 編 從浪漫化的力學構造到象徵光明的大教堂 /10
第一章 哥特式建築 :技術與象徵 /11
哥特式體係 :一部“浪漫化的力學”? /13
象徵層麵的解讀和兩次世界大戰 /24
第二章 裝飾、風格、空間 /40
第一和第二維也納學派 /41
奧古斯特·施馬索夫 :作為體係的藝術 /54
風格問題或對統一性的追尋 /58
作為平麵的空間和畫麵 /71
下 編 大教堂藝術概論 /84
第三章 可見性與不可見性 /85
觀看聖體 /85
聖方濟各與見證人 /91
觀睹秘跡 /100
對視覺的物理學和形而上學探討 /119
第四章 建築及其“愛好者”的圈子 /131
建築遺存與新創 /131
視覺效果的強化 /145
建築的圖像學和建築師的角色 /162
夏爾特與布爾日的對比 :“古典式”還是“哥特式”? /175
法國模型的果實 :坎特伯雷、科隆和布拉格 /190
建築 :顔色和彩畫玻璃 /201
第五章 雕塑作為圖像的功能 /223
用於敬拜的圖像 /224
雕塑與禮拜儀式 /240
作為“記憶戲劇”的大教堂 /259
錶現性元素、顔色、衣褶 /276
第六章 哥特式藝術作品的創製與傳播 /302
王室肖像 :新式的模型 /303
形式和程式的傳播 /316
創作和生産方法 /341
藝術作品的展示與交易 /353
結 論 作為視覺體係的大教堂 /357
譯後記 /373
附 錄 /37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他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大胆的智力探险……我怀疑学术界尚需等待漫长的时间,才能期待一部更好的作品来取代此书。” ——保罗·克罗斯利(伦敦大学考尔德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史家)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著作……充满了颇具启发性的引用和洞见。” ——罗伯特·吉布斯(格拉...

評分

“他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大胆的智力探险……我怀疑学术界尚需等待漫长的时间,才能期待一部更好的作品来取代此书。” ——保罗·克罗斯利(伦敦大学考尔德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史家)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著作……充满了颇具启发性的引用和洞见。” ——罗伯特·吉布斯(格拉...

評分

长假刷的最后一本书,如果让我评论的话,我会说这是一本渐入佳境(前后分裂)的书。副标题是哥特式大教堂艺术,属于货不对版的典型,前三章,作者用大量名词术语和前人语录进行轮番轰炸,可见图三自行感受一下,高深晦涩,和大教堂没有毛关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浪...  

評分

长假刷的最后一本书,如果让我评论的话,我会说这是一本渐入佳境(前后分裂)的书。副标题是哥特式大教堂艺术,属于货不对版的典型,前三章,作者用大量名词术语和前人语录进行轮番轰炸,可见图三自行感受一下,高深晦涩,和大教堂没有毛关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浪...  

評分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在其著作中描述哥特风格时,将哥特式教堂戏谑为女人精巧的首饰盒。乍想之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哥特建筑可谓是西方的雕梁画栋,飞扶壁和大面积的彩窗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极尽精致在丹纳看来犹如女人脆弱的神经,其阴郁、过分的比...  

用戶評價

评分

不懂……

评分

前麵的學術史迴顧和講建築的東西沒有太清晰,自己知識背景太差,後麵開始講各種建築、雕塑的圖像誌解讀,一下子眼界就開瞭。一直想著給世界史係加一門中世紀藝術史的課,從更直觀的藝術資料去瞭解曆史。但是想想也就是想想吧。

评分

J110.93/1642 4.20 靜安 盧灣!參考編目

评分

哥特式藝術首先是以建築為載體的海量圖像。而建築自身亦被處理成瞭圖像:它牢牢抓住觀者的目光,一刻也不鬆開。在哥特式建築中,一個形式總是依循某種互動關係指嚮另一個。

评分

翻譯比較拗口,讀起來有點乾燥,不過對哥特藝術的文獻綜述很有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