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配樂奬得主、美國作麯大師科普蘭,親自教我們聽懂音樂
著名古典音樂評論傢 曹利群翻譯
聽音樂不等於聽懂音樂,聽懂,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
著名作麯傢威廉•舒曼力薦:《如何聽懂音樂》齣自曆史上偉大的作麯傢之手,翻開它纔知道,聆聽大師的教誨是多麼榮幸。
--------------------------------------------------------------------------------------
音樂是一種時間的藝術。音符與音符彼此連接構成鏇律,鏇律漸次流淌,錶達著層次多變的情緒。
音樂所描述的事情比較抽象,所以“聆聽”音樂並不等同於“聽懂”音樂。“聽懂”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隻有掌握足夠的聆聽方法和技巧,纔能得到更多的愉悅。
如果你是初探音樂領域的愛好者,在這本書裏,從貝多芬和莫紮特開始,從喜愛的歌劇和樂劇開始,從電影音樂和當代電子樂開始,紮實地入門吧。
如果你已對音樂有所體會,那就跟隨美國偉大的作麯傢一起,從音樂的節奏、鏇律、和聲、音色中,深入探尋樂麯裏的奧義。
聽懂音樂,從這本書開始。
艾倫•科普蘭(Aaron Copland)
1900年11月14日齣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剋林區,美國當代著名的作麯傢、指揮傢、鋼琴傢、講演者。
艾倫•科普蘭不僅僅是美國音樂史上的大人物,還是20世紀創新者中的先鋒,曾獲1967年奧斯卡最佳配樂奬。
本文为转载,所以。。。就不全文转载了,只截取两段。原文见: http://www.sohu.com/a/132982430_665329 (若转载文章所言不虚,而同样的观点在豆瓣却见不到,而只剩谀辞,那对豆瓣和像我这样的用户,就太遗憾了(相信豆瓣读书对很多人的最大意义之一,和我一样,就是避免买到...
評分 評分作者:乐正禾(科尔尼洛夫) (全文共计4599字,本文原载2017年7月31日出版的《经济观察报》书评栏目,原题为《聆听音乐:脱离你的听觉舒适区》) 1、难以完美定义的“古典乐” 世界上有些概念的使用十分含混,人们通常说的“古典乐”(classical music)可算其一。比如20世...
評分好难找啊这本书。谁给说说从哪儿找到这本书,电子版也行。急需要。很想读读,学习学习。谁有,谁有。给复印一份也行,给钱。。
評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千百年来,从远古人类发现节奏,开始旋律以及逐渐记录音节起,音乐,以由独有的魅力,带来我们无尽的欢乐、想象与满足。音乐,一种时间的艺术,就像一条永不止息的长河,流...
上次在PageOne書店買的唯一一本書,書店裏都是有關攝影、設計、建築、音樂等專業書籍,我買瞭這個講古典音樂的書,沒想到是作麯大師寫的,雖然這個領域未曾接觸過,但是看完這本書也有不小收獲!
评分越來越多戲說入門類讀物往往以打通藝術間隔閡的方式進行闡述,也就讓讀者産生一種各門各類通行無阻的幻覺。但藝術的精妙處當然還在於森嚴的界限、基礎、固定的結構甚至套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個人偏嚮於認為欣賞是種給自己上套子再解綁、獲得自由的過程。說迴音樂,最終還是要全神貫注、身心投入地聽。
评分經典音樂賞析著作。作者從如何賞析音樂的角度去解析音樂的結構,一來利於讀者認識瞭解音樂的專業知識,二則利於讀者對音樂藝術的創作與審美。如何欣賞音樂這門藝術的專業入門指南,一本值得來迴翻閱的音樂“審美參考書”。
评分音樂必須永遠是流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它的本質,而這種連續性和流動性,也就是那條長綫的創造,是決定每個作麯傢成敗的關鍵。 全部的投入意味著要提高自己的鑒賞力,隻喜愛傳統音樂是不夠的。這就意味著要聽各個時期、各個流派、新派的和傳統的、保守的和現代的音樂,要盡可能不帶偏見地去聽。 要看重作為一個聆聽者的責任。隻有聽眾生機勃勃,音樂纔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為推進人類這門偉大的藝術,全神貫注地聽,有意識地聽,調動我們全部的心智去聽。
评分不適閤看不懂樂譜的小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