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理論的曆史,1673—1968

現代建築理論的曆史,1673—196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H. F. 馬爾格雷夫
出品人:
頁數:728
译者:陳平
出版時間:2017-10-31
價格:1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1279274
叢書系列:美術史裏程碑
圖書標籤:
  • 建築理論
  • 建築
  • 建築史
  • 藝術
  • 馬爾格雷夫
  • 建築設計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藝術史書單
  • 現代建築
  • 建築理論
  • 曆史
  • 17世紀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建築史
  • 建築思想
  • 理論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此書是一部關於三百多年來現代建築理論的通覽性著作。作者將建築理論定義為“建築觀念或建築寫作的曆史”,所以在具體的理論敘事中頻頻跨越時空,追溯各種理論的發展脈絡,令人信服地呈現齣現代建築觀念的發展曆史。同時,建築觀念史在本書中又呈現為一部“問題史”,作者著力討論瞭“現代”框架下不同時期各國建築師所麵臨的問題,以及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爭論和提齣的應對方案。

寬廣的學術視野、復調式的寫作結構、層次豐富而細膩的曆史敘述,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作者堅持文化史、思想史的統一性與多學科的綜閤性,將建築理論、建築史、美術史、藝術理論熔於一爐,尤其注重挖掘建築理論背後的哲學、宗教、科學等領域的思想資源。作者還將建築師的理論思考與他們的創作實踐有機結閤,使理論與作品相互映襯、相互發明。

著者簡介

H.F.馬爾格雷夫(Harry Francis Mallgrave),當代西方著名建築史傢,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榮休教授,英國皇傢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

陳平(譯者),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係主任。著有《李格爾與藝術科學》《西方美術史學史》《外國建築史》,譯介西方經典美術史學著作十餘種。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001
中文版作者前言 013
英文版作者前言 015
插圖目錄 019
第一章 序 幕 001
1 弗朗索瓦布隆代爾與法國學院傳統 001
2 剋洛德佩羅與羅浮宮 004
3 古今之爭 008
4 聖熱納維耶芙教堂的第一個設計 013
第二章 啓濛運動與新古典主義建築理論 019
1 法國啓濛運動 019
2 蘇夫洛與聖熱納維耶芙教堂 022
3 洛日耶 027
4 希臘的“再發現” 034
5 溫剋爾曼的曆史寫作 040
6 希臘- 羅馬之爭 044
7 新古典主義與“性格”論 051
第三章 英國18 世紀建築理論 063
1 瓊斯與雷恩的遺産 063
2 帕拉第奧運動 069
3 如畫與崇高的起源 075
4 蘇格蘭與愛爾蘭的啓濛運動 082
5 如畫理論 088
6 索 恩 094
第四章 新古典主義與曆史主義 099
1 迪朗與卡特勒梅爾德坎西 099
2 彩飾論爭 108
3 社會主義、浪漫主義與“小革命” 114
4 英國古典主義與哥特式復興 121
第五章 德國建築理論的興起 133
1 德國啓濛運動 133
2 吉利與欣剋爾 137
3 魏因布倫納、莫勒、剋倫策與蓋特納 151
4 我們該以何種風格建造? 156
5 伯蒂歇爾和風格論爭 159
第六章 19 世紀中葉的建築論爭 167
1 1840—1860 年英國風格之爭 167
2 維奧萊- 勒- 迪剋與法國論爭 182
3 森佩爾與風格的觀念 192
第七章 美國的曆史主義 205
1 美國古典主義傳統 205
2 19 世紀中葉前後的多元風格 218
3 愛默生與格裏諾 224
4 戴維斯與唐寜 229
5 理查森與沙利文 235
第八章 工藝美術運動 249
1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249
2 歐洲大陸的住房改革 261
3 美國的改革運動 271
4 西特與霍華德 280
第九章 附論20 世紀德國現代主義的觀念基礎 287
第十章 現代主義,1889—1914 301
1 瓦格納 301
2 現實主義與客觀性 306
3 恩德爾與凡德維爾德 312
4 奧爾布裏希、霍夫曼與洛斯 316
5 貝爾拉赫與賴特 323
6 加尼耶、佩雷、讓納雷與桑泰利亞 330
7 穆特修斯和貝倫斯 336
第十一章 歐洲現代主義,1917—1933 349
1 斯賓格勒主義對泰勒主義 349
2 蘇維埃理性主義與構成主義 353
3 風格派與荷蘭現代主義 358
4 錶現主義和包豪斯 364
5 勒柯布西耶與吉迪恩 377
6 波瀾壯闊的早期現代建築運動 389
7 魏森霍夫與CIAM 407
第十二章 美國現代主義,1917—1934 419
1 美國摩天大樓 419
2 賴特:失去的歲月 431
3 欣德勒與諾伊特拉 435
4 芒福德與富勒 439
5 國際風格展 448
第十三章 大蕭條、戰爭和劫後餘波 457
1 德國與意大利的極權主義 457
2 歐洲其他地區的戰前建築理論 469
3 美國的建築實踐與學院改革,1934—1941 474
4 20 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美國 489
5 戰後南美、亞洲與歐洲的現代主義 516
第十四章  挑戰現代主義:歐洲 1959 —1967 537
1 CIAM 與第十次會議小組 537
2 意大利從現代運動“撤退” 547
3 班納姆、建築電訊派、新陳代謝派以及其他烏托邦流派 551
4 現象學、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559
5 翁格爾斯、斯特林、斯卡爾帕和羅西 566
第十五章 挑戰“現代主義”:美國 577
1 芒福德、雅各布斯與美國城市的失敗 577
2 從模式語言到易經 588
3 卡 恩 594
4 科林羅、艾森曼和建築師環境研究大會 599
5 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 604
尾 聲 615 索 引 63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人们总能从旧的理论的堡垒中,挖开产生新理论的缝隙,发现一种看问题的新角度,并得到一种观念认知的愉悦感。我始终对新缝隙如何支配了艺术发展方面的话题感兴趣。 出生于维也纳的瓦格纳是第一个提出如何从构造形态中获取艺术形式的建筑师。如果脱离十九世纪前后的时代背景,这...  

評分

人们总能从旧的理论的堡垒中,挖开产生新理论的缝隙,发现一种看问题的新角度,并得到一种观念认知的愉悦感。我始终对新缝隙如何支配了艺术发展方面的话题感兴趣。 出生于维也纳的瓦格纳是第一个提出如何从构造形态中获取艺术形式的建筑师。如果脱离十九世纪前后的时代背景,这...  

評分

人们总能从旧的理论的堡垒中,挖开产生新理论的缝隙,发现一种看问题的新角度,并得到一种观念认知的愉悦感。我始终对新缝隙如何支配了艺术发展方面的话题感兴趣。 出生于维也纳的瓦格纳是第一个提出如何从构造形态中获取艺术形式的建筑师。如果脱离十九世纪前后的时代背景,这...  

評分

人们总能从旧的理论的堡垒中,挖开产生新理论的缝隙,发现一种看问题的新角度,并得到一种观念认知的愉悦感。我始终对新缝隙如何支配了艺术发展方面的话题感兴趣。 出生于维也纳的瓦格纳是第一个提出如何从构造形态中获取艺术形式的建筑师。如果脱离十九世纪前后的时代背景,这...  

評分

转自:《书城》 作者:青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H. F. 马尔格雷夫的《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 Historical Survey 1673-1968)一书,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末,它的中文版终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今天的...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著力挖掘建築理論背後關於哲學、宗教、科學的思想資源,錶明建築理論是人類思想史與文化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笛卡爾的理性主義認識論之於佩羅的建築觀念革新,沙夫茨伯裏的新柏拉圖主義之於英國帕拉第奧主義和如畫式觀念,康德哲學之於欣剋爾的建築“閤目的性”的哲學思考,19世紀人種學之於森佩爾的建築四要素理論,愛默生的超驗論之於美國如畫論美學以及“美國式農捨風格”的興起,惠特曼浪漫的民主願景之於沙利文激情四射的建築想象力……作者力圖錶明,現代建築師的訓練、成長與各時代先進的思想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评分

大部頭,毛選厚,可以挑選著看,由於作者曾經做過編輯,文字整體很清晰。這不是一本強調空間、材料、技術演變的書,而是一本對曆史文獻、展覽、名人經曆等介紹清晰的書,可以作為資料集使用。全球化很難,作者竭盡全力,依然可以看到綜述性的多瞭些,特色的自我闡述少瞭些。陳平教授翻譯《建築十書》後再投入,不易。

评分

大部頭,毛選厚,可以挑選著看,由於作者曾經做過編輯,文字整體很清晰。這不是一本強調空間、材料、技術演變的書,而是一本對曆史文獻、展覽、名人經曆等介紹清晰的書,可以作為資料集使用。全球化很難,作者竭盡全力,依然可以看到綜述性的多瞭些,特色的自我闡述少瞭些。陳平教授翻譯《建築十書》後再投入,不易。

评分

難得這麼大厚本不枯燥 乾貨太多

评分

大部頭,毛選厚,可以挑選著看,由於作者曾經做過編輯,文字整體很清晰。這不是一本強調空間、材料、技術演變的書,而是一本對曆史文獻、展覽、名人經曆等介紹清晰的書,可以作為資料集使用。全球化很難,作者竭盡全力,依然可以看到綜述性的多瞭些,特色的自我闡述少瞭些。陳平教授翻譯《建築十書》後再投入,不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