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

懺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文藝齣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爾斯泰
出品人:
頁數:144
译者:崔建華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2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9418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托爾斯泰
  • 哲學
  • 懺悔錄
  • 信仰
  • 俄羅斯
  • 生命
  • 外國文學
  • 經典
  • 懺悔 自省 哲學 心理 成長 反思 人性 真實 品德 內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懺悔錄》——隱藏人類生命秘密之書驚現身!

《懺悔錄》是俄國作傢托爾斯泰的心靈自傳,講述他用50年想清楚的1個人生命題,透徹解讀人類未曾覺察的“生命意義”。

1879年,50歲的托爾斯泰獨自待在昏暗的書房中,書桌上的稿紙淩亂不堪,桌麵刻滿被金屬筆尖劃過的痕跡:“為什麼,為什麼我要活著?”、“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什麼是我人生全部的結果?”、“如何超越有限的生命獲得永恒的意義?”這些嚴峻的問題不停在托爾斯泰腦中盤鏇著,他在苦苦思索中,逐漸迴憶起往事。

迴首過去,托爾斯泰也曾是個壞人,他懺悔自己早年的說謊、殺戮、虛榮、貪財、荒淫、自大、暴躁……這些竟然占據瞭他記憶的全部。他不能再忽視引領他走嚮死亡的日日夜夜,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對我們隱瞞的真相是什麼?生命的終極真諦是什麼?

在一段刻骨銘心的懺悔中,一個震驚世人的答案漸漸在稿紙上浮現。

……

137年後,這部解讀人類生命終極秘密的作品重見天日。

·如何透徹認知自己的生命?

·如何尋找到活著的意義?

·如何體驗從未擁有的喜悅生活?

這一切,都將在閱讀《懺悔錄》中得到完美解答。

著者簡介

「超值附贈」托爾斯泰生平簡錶

瞭解更多托爾斯泰事跡,歡迎購買本書閱讀

〔俄〕列夫·托爾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齣生於貴族傢庭,童年不幸喪父喪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後退學迴鄉,投身農奴製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服役,發錶處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進入彼得堡文學界,受到作傢們的熱情歡迎。

1863-1869年創作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問世以來,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1873-1877年,經過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說技藝爐火純青。

1879年,因無法長期忍受理想與現實的背離,突發精神危機,撰文記錄自己精神探索過程,取名《懺悔錄》。從此遠離貴族生活,衣食簡樸,親自從事體力勞動。

1889-1899年,完成長篇小說《復活》,深刻、全麵、有力地批判俄國社會。

1910年,為尋求精神自由離傢齣走,後病逝於小車站,享年82歲。

圖書目錄

懺悔
——————
第一章  不信教的叛逆者
第二章  我曾是個壞人
第三章  遭遇生命的瓶頸
質疑&探索
——————
第四章  對生命意義的猜測
第五章  苦苦尋覓,一無所獲
第六章  生命嚮我們隱瞞瞭什麼
第七章  自殺未遂
第八章  整個人類如何生存
覺察
——————
第九章  信仰能超越生命
第十章  勞動
第十一章 為人類創造生活
第十二章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第十三章 告彆過去
再看宗教
——————
第十四章 另眼看宗教
第十五章 教會的嘴臉
第十六章 一場夢
特彆附錄
托爾斯泰生平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一天,著名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决定,他不再去研究那些生病的人,而要去研究健康的人。这些人可能只占万分之一。他们身体强健,充分开发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马斯洛把这些人称为“自我实现的人”(我个人认为,使用“共同实现”这种表述更好)。根据研究结...  

評分

評分

評分

阅读版本:列夫•托尔斯泰著 马睿汉译《忏悔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一章5:我的宗教热情日渐减退的过程和大多数同样背景的人差不多,时代进步了,这一过程却基本没有变化。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情况大致如下:每个人经历的生活没有区别,但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原则却不仅与教...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懺悔錄》解釋瞭《伊凡·伊裏奇之死》的思想來源。托翁的“死亡意識”奔嚮瞭兩個極端:一則是極為肉身化的、幾乎有點滑稽的恐懼感,一則是超越性的、指嚮終極問題的顫栗感。這夾纏不清、奔湧不息的苦惱的思索啊,也正是我對內心盤剝卻無法說齣的苦惱。傢庭生活的意圖是不可能遮蔽生命意義的完善的。

评分

作者也有自己的時代局限性,絮絮叨叨還是那點事,沒什麼新意。書裏引用的三章傳道書就可以把整本書總結瞭

评分

迴過頭來看《安娜》,列文簡直就是托翁的夫子自道。他和亙古以來的韆百萬人一樣思考過這三個問題:“活著為瞭什麼?”“生命的意義和真諦又是什麼?”“如何超越生命的有限,或者說什麼東西能夠賦予有限的生命以無限的意義?”然後對問題層層解構剝離,條分縷析地逐一加以論證和作答,通過援引猛獸與蜂蜜、所羅門(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叔本華(所有意誌最終都會寂滅)、佛陀(人生就是不可避免的痛苦)的事例,在經曆瞭多重否定和無數糾結、摺磨、自殺的念頭之後(“悟”的過程跟《悉達多》有些相似之處),得齣瞭自己的結論,重點就在於“信仰”二字:生命本是虛無,因為信仰纔有瞭意義,信仰為生存提供瞭可能,“我”即無限中的一部分。然後還有對上帝和教會的質疑……書裏也明確地提齣瞭“自我道德完善”,從此處也能看齣日後托爾斯泰主義的濫觴。

评分

想從中找到答案,有點失望

评分

作者也有自己的時代局限性,絮絮叨叨還是那點事,沒什麼新意。書裏引用的三章傳道書就可以把整本書總結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