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石川祯浩
出品人:
页数:401
译者:袁广泉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CNY 5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59726
丛书系列:博雅史学论丛·海外中国史研究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石川祯浩
  • 近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日本
  • 中共党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剖析
  • 表里关系
  • 近代中国
  • 历史解读
  • 社会变迁
  • 思想史
  • 政治史
  • 文化反思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收入日本著名史家石川祯浩近十余年的重要论文,集中反映他对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和早期中国共产党史的新思考,在广泛调查史料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历史现象和具体细节进行缜密分析与考证,以期揭示和探讨中国近代历史的多重面相。

石川祯浩一贯主张采纳更宽阔的研究视野,充分考虑日本和西方(包括苏联及第三国际)的影响,从与世界性的思想流通、影响及运动之相互关系的角度着眼,回归历史发生现场,加深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

作者简介

石川祯浩,1963年生,日本京都大学博士(2002),曾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01—2002)。现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政治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著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革命とナショナリズム1925—1945》等书。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一 何谓中国
晚清“睡狮”形象探源
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问题考
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与中国人类学的兴起
二 东瀛之风
梁启超与文明的视点
近代东亚“文明圈”的成立及其共同语言——以梁启超的“人种”为中心
梁启超与明治时期日本的地理学研究
李大钊早期思想中的日本因素——以茅原华山为例
三 国民革命
走进“信仰”的年代——1922年反基督教运动初探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终结与苏联和共产国际——所谓“斯大林五月指示”问题
走向农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策略与共产国际
四 史实考据
早期共产国际大会的中国代表(1919—1922)
由考证学走向史料学——从中共一大几份资料谈起
中共二大与中共党史研究史
孙中山致苏联政府遗书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事项索引
书名、刊名、著作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买此书之前,还只是对其目录中的题目有些兴趣。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后,觉得买对了。“实证主义”的历史学研究,正是我喜欢的,尤其看完高华的几本书之后,更觉得中国缺少“实证主义”的氛围。 1. 晚清“睡狮”形象探源 此文的结论是,“睡狮”...  

评分

也不能一味嘲笑中国的党史研究,因为从源头来讲,党史研究就不是单纯的党的历史研究,而是服务于政治的研究。建国之后的党史研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更谈不上历史,有研究成果也是在允许的范围内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后,党史研究的地位及在思政领域的地位受到较大影...  

评分

在有关历史的争论中,常可以看到两种互相矛盾的说法:一种从“大历史”(Macro-history)视角出发,认为过往的那些鸡毛蒜皮实在无关宏旨,“我为什么要知道”;另一种则认为历史的趣味正在于那些丰富的细节之中,不仅如此,推敲、发现、证实某些细节有时能带来新的认知。在历史...  

评分

p180-182 因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第二次组建时,为避免重蹈覆辙,欲用“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来统一成员的信仰,所以等不及莫斯科方面指令到来,就在反基督教运动中表明了较强烈的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在上海方面,之所以在几种宗教中只反对基督教,是因...

评分

做学问,研究历史,客观、严谨非常重要。然而,历史研究与当政者的需求又难以割裂,特别是强权者和高压环境下尤是如此。一个学者史者的心,能始终保持是不容易的。好在,世界文明在发展,特别是域外学者更可以免受很多打扰。而能够查阅到不为人知的原始史料是相当不容易的,过...  

用户评价

评分

【2015.10.28石川祯浩先生签赠】“何谓中国”一章略琐碎,“东瀛之风”一章精彩且得其大,“史实考据”把赵家家史学者打得啪啪啪~

评分

历史即未被证伪的逻辑。

评分

挺好看。

评分

像思想史的著作,前四篇“睡狮”形象、“黄帝再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和人类学的讨论最有意思,当然对民族主义无疑是巨大的冲击,正如作者所说历史上许多现象之所以影响巨大,并非因其为事实,而是因为经空想被单纯化后为众人所共有,历史学者关注这个过程才是本分,作者能突破这个限制显然和其外国人的身份有关,到底是隔靴搔痒还是旁观者清,自有公论。作者十分重视日本因素在近代思想史中的作用,本书以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个案进行了考察,近代中日纠葛的关系决定了此点不宜忽视。纯考证部分略枯燥,但其功力显而易见,作者以1922年反基督教运动置于国民革命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进行了考察,此外作者还对革命史研究的史料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分析,指出应关注其层累现象,当事人的回忆录也有主观性改动的问题

评分

光是考察出革命党的黄帝御像抄袭日本明治天皇画像、“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里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的两重性,就证明石川先生可以在中国近代史学者中鹤立鸡群,有瞧不起中国匹夫的资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