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所该共同面对的话题,而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女士的这本新著正是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域来对此加以考察,旨在让我们跨出地域的限制,认真反思这场世界冲突的种种罪恶和矛盾。蓝诗玲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又能在中英文原始史料中找寻更多动人的历史细节。得力于她深厚的文学造诣 ,像林则徐、琦善、义律这样的历史人物经她描写,仿佛便可浮现于眼前。除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叙述之外,蓝诗玲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尤其在中国近代国族构建中扮演的角色。
蓝诗玲(Julia Lovell),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译者:刘悦斌,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教授;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数种,并翻译出版《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合译)、《寻求中国民主》(合译)等著作。
优缺点非常明显的书。 先说优点,西方学者写的历史,和中国的视角很大程度是不一样。这本书吸收近几年了鸦片战争研究的学术成果,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只讲鸦片战争,期间还穿插了其他学术内容,比如这些年大火的新清史。最后还谈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民族主义以及西方黄祸论的塑造...
评分﹣能在2017年12月31日晚上讀完這書,很是高興。能在年前完成一本不錯的書,怎麼說也是一種運氣。 ﹣上週去逛樂文時看到這書,剛巧之前讀了談英國殖民政府中譯者相關的書,有提到諸如郭實臘(本書則叫郭士立)等人在鴉片戰爭中的狀況,不如就買這書來一讀。之前應該在一些網站...
评分古今带路党的逻辑起点谬误 ———读《鸦片战争》有感 (律劳卑认为)中国的民众“没准会盼望这样一支军队的到来,来把他们从最专制的压迫制度下解放出来……可以肯定,把他们抓在我们的手里,是一个仁慈的行动,而且不是什么难事”。 ————哈哈,带路党看来历史悠久,古今几...
评分由于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向输入鸦片,以换回白银、茶叶、生丝,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极大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技术的落后,中国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最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评分﹣能在2017年12月31日晚上讀完這書,很是高興。能在年前完成一本不錯的書,怎麼說也是一種運氣。 ﹣上週去逛樂文時看到這書,剛巧之前讀了談英國殖民政府中譯者相關的書,有提到諸如郭實臘(本書則叫郭士立)等人在鴉片戰爭中的狀況,不如就買這書來一讀。之前應該在一些網站...
包装过于精美,内容比较平庸,作者试图以英国人的视角切入探讨些新看法,但除了写法轻松易读以外,并无新意,作者大量引注中国学者观点,尤其是茅海健的那本书,让人觉得颇像国内的博士论文。
评分这本书充满了偏见和嘲讽,引进的出版社不知道在想什么....另,看翻译本就像是喝汤的时候掉进了苍蝇
评分我们都是为你好
评分描摹和方向感是有力的,但史料研判和观点组织方面依旧不免帝国文学系写作方式的通病。对事件的解释力更多来自拼凑研究视角的中庸感,长篇幅战事铺陈的史料组织也颇显吃力,直到末几章以报纸、小说为基底展开鸦片与黄祸形象的探讨,作者的笔好像才开始重新游刃有余。精彩之处在于纳入英方政治论辩、白银流通等战争背景,义律等案例帝国主义姿态的两面性分析虽显老套,但不乏新意。书后参考文献更好,网罗各类研究的同时,提供了不少参考译名,充分展现了由东北乱炖和神秘女服务员共同组成的翠花式的美丽。
评分近200年前,清国的政府的腐败和国民的割裂和麻木,举国对外部世界几乎毫无了解的妄自尊大和愚昧,终于引发了和英帝国在文化、外交以及贸易上的冲突,最终在各方利益交错和偶然的巧合之下爆发这场推动中国进一步崩溃的战争。书中的一些细节很有意思,显示了中国社会的分裂和内部矛盾,不论哪个朝代,国民对政府互不信任和冲突,充满了无知和偏狭,天国种种内在的缺陷和外部列强攫取利益的贪婪勾结在一起,一步步把天国推向崩溃的深渊。本书的下半部推进得非常匆忙,骤然而止,应该是被删改了不少有关近代史的内容和评述,希望有一天能看看原著,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