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事变

满洲事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绪方贞子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李佩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CNY 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77657
丛书系列:清华东方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日本
  • 近代史
  • 满洲国
  • 中国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国际关系
  • 中国近现代史
  • 满洲事变
  • 日本侵华
  • 九一八事变
  • 东北沦陷
  • 伪满洲国
  • 历史事件
  • 军事冲突
  • 近代史
  • 中日关系
  • 战争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挖掘了关东军高级参谋片仓衷保留下来的第一手史料,通过对日本外交政策的一系列极其重要细节的厘清,阐明了关东军和军部以及日本政府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三方博弈的具体情景,展现了满洲事变这段历史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作者简介

绪方贞子,国际著名学者,l96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博士,l978年任日本驻联合国代表团特命全权公使,1980~l988年任日本上智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1991~2000年担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2003~2012年3月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

李佩,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中央大学在读博士。。胡连成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1962年10月出生现为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现代中日关系史 近现代日本文学史。

胡连成,华侨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有译著多部。

李廷江,男,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东京大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现任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日本中央大学教授。1954年生于沈阳,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后转入日本研究所。1982年东渡日本,受教于日本东京大学著名教授平野健一郎,1988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是东京大学设立哲学博士后的第一个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获得东京大学文科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学者。同年为日本亚细亚大学讲师。1991年任日本亚细亚大学国际关系系副主任。1992年10月-1993年9月为美国哈佛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后任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近代中日关系史、东亚国际关系和日本政治外交的研究。

目录信息

序【李廷江】/1
写在中文版出版之际【绪方贞子】/1
解 说【酒井哲哉】/1
前 言:写在“岩波现代文库”版发行之际【绪方贞子】/1
绪 论/1
第一部 背景
第一章 日本在满权益的维护和扩大/7
一 争端的远因/7
二 外交政策/12
三 “新强硬派”的产生/19
四 中日两国就满洲问题的对立/23
第二章 国内危机与革新运动的发展/27
一 政党政治/27
二 工人运动/29
三 国家社会主义/30
四 “一战”后的军部/35
五 陆军内部的国家革新运动/39
六 革新阵营的概况/46
第三章 关东军及在满日本人的满洲问题解决方案/51
一 在满日本人的不满/51
二 关东军的满蒙问题处理方案/55
三 关东军的策略/63
第二部 事变的展开
第四章 沈阳事变与战事的扩大/69
一 计划及准备/69
二 军事行动的开始/76
三 时局的严重化/79
四 其后的军事行动/82
五 国际关系/90
第五章 关东军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的变化/95
一 九月二十二日方案/96
二 十月二日方案/102
三 关东军的外交攻势/103
四 内田使节/105
五 在满日本人的支持/109
六 国际反响/110
第六章 关东军独立与“十月事件”/115
一 关东军“独立事件”/117
二 “十月事件”/122
三 关东军“独立事件”与“十月事件”/126
四 过激事件对军部的影响/127
五 过激事件的政治影响/130
六 过激事件与对满政策的转变/132
第七章 夺取北满的争论/143
一 江桥战役/143
二 关于占领齐齐哈尔的争论/149
三 进攻锦州/152
四 国际联盟的动向/155
第八章 关东军与“满洲国的独立”/158
一 成立“自治指导部”/159
二 走向“独立”/160
三 建设“新国家”的各种设想/162
四 “福祉政策”/166
五 “满洲国的独立”/173
第三部 影响
第九章 满洲事变与政党政治的终结/181
一 犬养内阁的成立/181
二 新一轮谈判/183
三 上海事变/187
四 政党政治的危机/191
五 犬养遇刺/201
六 斋藤内阁的产生/204
第十章 满洲事变与外交政策的转变/209
一 承认“满洲国”/209
二 对各国政策/215
三 李顿报告书/225
四 退出国际联盟/228
结 论/232
文献目录/249
索 引/262
后 记/26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80多年前发生的事,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全部过程。 如果能知道结果,就不必在意那些细节,因此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省略了。 但是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没有过程,也不会有结果。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结果,并不知道造成...

评分

80多年前发生的事,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全部过程。 如果能知道结果,就不必在意那些细节,因此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省略了。 但是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没有过程,也不会有结果。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结果,并不知道造成...

评分

本书五星!根据关东军在“满洲事变”前后的一系列行为,无法得出这是一个受到政府有效控制的国家军队的印象,该军完全是依据自己的利益,或者想象的国家利益在愚蠢鲁莽行事。如果要类比,那只能叫做日本国失控的藩镇。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急剧的从中世纪进入近代,历史进程被压...  

评分

80多年前发生的事,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全部过程。 如果能知道结果,就不必在意那些细节,因此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省略了。 但是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没有过程,也不会有结果。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结果,并不知道造成...

评分

80多年前发生的事,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遥远了。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全部过程。 如果能知道结果,就不必在意那些细节,因此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省略了。 但是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没有过程,也不会有结果。 一直以来,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结果,并不知道造成...

用户评价

评分

满洲事变决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官方权威的反抗,最终决定政策的经常是关东军幕僚

评分

63年的博士论文,蛮惊艳了~就算在今天来说,也是佳作

评分

翻译政治挂帅、差评。

评分

研究近代日本对华政策的这本书必入,里面注涉及的书能收的尽量收

评分

很有意思,而且很有启发性。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918事变发动前,关东军无法统一意见,于是抽签决定是否发动。真是赌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