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送達的遺書

無法送達的遺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衛城
作者:呂蒼一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2-4
价格:NT$3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91093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湾
  • 白色恐怖
  • 历史
  • 近代史
  • 繁体字
  • 港台文学
  • 胡淑雯
  • 書信
  • 悬疑
  • 推理
  • 心理
  • 犯罪
  • 人性
  • 秘密
  • 遗书
  • 失踪
  • 真相
  • 救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爸爸媽媽養育兒長大,兒非但沒有報養育之恩,反留給爸爸媽媽悲傷,死前就是此點使兒流淚不已。爸爸媽媽生兒並非沒有可安慰的地方。兒從小自知努力,家雖窮,卻因此更求上進,長大更立志,希求人們都能快樂過著日子。

──江炳興寫給父母的遺書

生死已定,唯有恐怖年代遺失的歌還要再唱。

作家用文學的筆、歷史的眼,重現白色恐怖受難者的遺書

一九五○年代與一九七○年代,在臺灣,有兩群年輕人,為了希求一個更好的社會,成為抗爭者。前者是「省工委」(全稱是「中國共產黨台灣工作委員會」)的參與者,後者則是泰源事件的當事者。他們遭到政府祕密逮捕,祕密偵訊,祕密審判,祕密槍決。槍決前,他們寫下遺書,對家人做最後告別。但遺書被扣押,告別不被允許,直到二○一一年後,遺書才送達家屬手中,但許多受難者的父母、妻子、兄弟早已不在人世。

這些受難者留給家人的遺書中,有歉意,有期許,有思念,有祝福。他們想透過隻字片語安慰倖存的家人,但家人沒有收到,唯一收到的卻是領屍通知單以及不知如何面對的漫長未來。在親人被槍決後,失去丈夫、兒子或父親的破碎家庭要如何繼續下去?在備受盤查與監視的日子裡,倖存的家屬能有什麼樣的人生?在白色恐怖之中,失落的不只是當事者,也包括當事者的家人與朋友。

這本書裡收錄的書信及所呈現的受難者生平與家屬經驗,只是白色恐怖記憶的少許片段。寫下遺書的受難者,有些人懷抱社會主義統一中國的理想,有些人渴望臺灣獨立建國;他們不但背景各異,理想不同,受難時間也相隔二十年。但都是瞭解那段年代歷史的重要線索。

為了理解受難者與家屬,重現個人在其中的情緒、感受、體驗、價值、認同、記憶,與那些烙印在身心上的斑斑痕跡,五位作家首度跨界合作,藉由閱讀遺書、訪談家屬、研讀歷史文獻,以「說故事」的方法呈現了人們在國家暴力的槍口與鐵欄前,生與死、愛與恨、執念與超脫、果敢與背叛的反覆徘徊與懸念。

本書特色

本書除有寫作者的專文,更收錄了遺書與家書的原件檔案,以及每一個傳主珍貴的照片。

丘延亮、季季、陳列、唐香燕、張則周 站在歷史推薦

我向讀者們推介此書,不是希望讀者們在半個多世紀後,背負或痛心於前人家屬都不得以見的最後心聲;但求我們這些後人能夠體會臨刑前這些人明知其「遺書」很可能不為家屬所見,更可能永無得見世人之一日;卻仍不能不發聲明志的實存景況——有感於我景美獄中對摯愛親人書函從未被收到的經驗,贅言如上!!

──丘延亮

丘延亮、季季、陳列、唐香燕、張則周 站在歷史推薦

我向讀者們推介此書,不是希望讀者們在半個多世紀後,背負或痛心於前人家屬都不得以見的最後心聲;但求我們這些後人能夠體會臨刑前這些人明知其「遺書」很可能不為家屬所見,更可能永無得見世人之一日;卻仍不能不發聲明志的實存景況——有感於我景美獄中對摯愛親人書函從未被收到的經驗,贅言如上!!

──丘延亮

作者简介

呂蒼一,臺北人。歷史工作者,景仰著一九五○年代犧牲的靈魂。

林易澄,嘉義人。臺大歷史所博士班。曾為《破週報》、《放映週報》、《Gigs》、《號外》等刊物撰稿。

胡淑雯,臺北人。臺大外文系畢,目前專事寫作。著有短篇小說《哀艷是童年》,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

陳宗延,臺南人。就讀臺大醫學系、社會學系,參與臺大勞工社、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獨立評論@天下」網站專欄作家。作品收錄於《想:想想論壇選輯》、《人間社會學:24則關於溫拿、魯蛇、大小確幸的生命故事》與《島國關賤字:屬於我們這個世代、這個時代的臺灣社會力分析》。

楊美紅,臺南人。臺大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曾任職媒體記者、編輯。寫作類型包含小說、散文、詩、報導與文學評論。著有《彈塗時光》、《蛇樣年華》。

羅毓嘉,宜蘭人。政大新聞系、臺大新聞所畢。詩人,財經記者。寫作以詩、散文為主,作品散見於各報副刊。著有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等。

目录信息

遲了六十年的遺書 /黃長玲(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
兩代抗爭者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遺書工作小組
郭慶 /林易澄
‧ 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 後記 /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正確
黃溫恭 /羅毓嘉
‧ 老子就是臺灣黑五類
‧ 後記 /記憶,在於記得那裡曾有太多的空白
劉耀廷 /胡淑雯
‧ 妻子的漫長等待
‧ 女兒
‧ 後記 /愛與意志
曾錦堂 /呂蒼一、陳宗延
‧ 迷霧中的四張容顏
‧ 後記 /隻手之聲
‧ 後記 /在我們無從逼近的細節裡
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 /楊美紅
‧ 泰源事件簡述
‧ 父親的手尾錢
‧ 在這之後
‧ 也是青春夢
‧ 我弟弟
‧ 曾經有位臺灣少年
‧ 後記 /沉默裡
記憶的艱難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遺書工作小組
白色恐怖年代的審訊過程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遺書工作小組
延伸閱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06.04

评分

本是一本随手拿取的书,给了我一段完全不曾预想的体验。书里并未设计立场,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人物,只是想还原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共产党员也好,台独份子也好,都不是故事的重点,重点是这些烟灭的小人物们案发前后的经过,以及事件前后对个人与家庭的影响,反思历史与各人的关系,让我们也能从台湾人的角度思考当时台湾的处境。书中刘耀廷段最为丰满感人。

评分

紀錄省工委(台南、虎尾)、光明報、泰源監獄等案的受難者遺書,不論題材侷限,作者部分羅毓嘉(黃溫恭)、胡淑雯(劉耀廷)的最好,最後的泰源監獄整個想白眼,後來有稍微想是不是題材不太足夠?可是作者一直給我一種想炫技的感覺⋯⋯最後圍繞「記憶」的書寫很發人省思,記憶可靠嗎?記憶會不會把人神化?若過去的錯事之一是神化領導者,那麼平反就更應該注意了,不說黃劉,看著郭慶、泰源監獄的受難者,常覺得他們也只不過是時運不好的平凡知識份子罷了。

评分

共產黨省工委台灣支部和泰源事件政治受難者的遺書,和他們的故事,紅派和白派,不同的方向,最終的理想都是希望台灣更好

评分

06.0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