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物与史事

晚清人物与史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忠文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3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180479
丛书系列:中华学人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晚清
  • 中国近代史
  • 晚清史
  • 近代史
  • 马忠文
  • 清史
  • 戊戌变法
  • 晚清史
  • 人物传记
  • 近代中国
  • 历史研究
  • 清末社会
  • 政治人物
  • 文化史
  • 历史人物
  • 近代史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日维新过了近120年,戊戌变法史研究是否已经题无剩义?

康有为是如何从籍籍无名迅速赢得光绪皇帝的信任的?

晚清重臣张荫桓、翁同龢戊戌变法前后为啥一蹶不振?

“戊戌六君子”被捕节点,政变后逃亡者王照是如何偷生又如何自首的?

晚清一脉,上承秦汉以降王朝政治的余绪,下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谓国史之关键转折。作者从爬梳档案、日记、函札、报刊入手,从关注张荫桓而介入戊戌变法史事考订,涉及康有为周围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以及王照、高燮曾、李盛铎、汪康年、“军机四章京”在戊戌年的活动,进而对李鸿章、张荫桓在旅大交涉中是否受贿和康有为在政治谋划中的行贿策略等最为隐秘的部分也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兼及慈禧与光绪之死,袁世凯、于右任诸人辛亥前后的行迹。文字灵动,考证精密,无疑会颠覆许多过去的成见,为戊戌变法史乃至晚清史辟一新境。

作者简介

马忠文,1967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1985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获硕士学位。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华书局、《历史研究》编辑部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研究与近代史料学研究。

目录信息

上篇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3
“翁同龢荐康”说考辨——翁、康关系再认识52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82
从朝野反响看翁同龢开缺前的政治倾向95
戊戌年翁同龢开缺前后清廷满汉关系管窥110
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122
中 篇
黄遵宪与张荫桓关系述论149
张荫桓甲午日记稿本及其价值160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173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在北京活动探微187
高燮曾疏荐康有为原因探析——兼论戊戌维新前后康、梁的政治
贿赂策略与活动199
戊戌时期李盛铎与康、梁关系补正——梁启超未刊书札释读211
戊戌保国会解散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札考227
戊戌“军机四卿”被捕时间新证234
戊戌政变研究三题241
下 篇
寇连材之死与“烈宦”的诞生257
维新志士王照的“自首”问题289
于右任早期反清革命的“罪证”——台北故宫军机处档案所见
抄本《半哭半笑楼诗草》317
时人日记中的光绪、慈禧之死333
从清帝退位到洪宪帝制——许宝蘅日记中的袁世凯346
后 记36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的用处 ——读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随感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

评分

历史的用处 ——读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随感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

评分

历史的用处 ——读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随感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

评分

历史的用处 ——读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随感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

评分

历史的用处 ——读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随感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张荫桓的专家

评分

扎扎实实,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张、李是否受贿和翁师傅戊戌年遭罢斥这两件事,前者目前难以论定,后者真是机关算尽也没能稳坐钓鱼台,翁联合张荫桓阻止张之洞入京,推荐刚毅阻止荣禄,表面上看左推右挡,实则危机四伏,被免后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刚毅,安慰自己好比谢迁之去,其实谢迁何足贵?难保此老心中不幻想着像谢迁一样复起。我还说读翁师傅被免的诏书怎么一股浓浓的怨念,原来是刚毅的手笔,平常没少受翁师傅的气。慈禧真是看重孙毓汶。

评分

忠文兄在我每天都忙于打游戏和打麻将时,便有很多考证绵密的精细之作问世,实在是令人惭愧啊!

评分

李鸿章受贿真相分析、荣禄在戊戌政变后保翁、张萌桓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都值得一看

评分

忠文先生对李鸿章受贿、荣禄保护翁同龢、光绪帝死亡笔记这些档案分析真强啊,可以和孔祥吉、茅海建并称晚清史档案研究铁三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