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介紹瞭讀中國曆史,最貴通識。黃仁宇以專欄漫筆的形式,解讀從先秦到元末的關鍵人物和時代轉摺,很多看來不閤情理的事物,在長時期的眼光之下,拼閤前因後果,都有其不得已之處,耐人尋味。中國是個大陸性格濃厚的國傢,與西方和現代社會差彆甚遠,如何脫胎換骨,也是作者切問近思的關鍵問題之一。
黃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曆史學傢。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戰爭爆發後,時僅就讀大學一年級的黃仁宇決定輟學,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期間結識田漢、範長江等人。後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憑在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所修的學分獲密西根大學的取錄,攻讀新聞係,1954年獲學士,1957年獲碩士,其後轉攻曆史係,並於1966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劍橋中國史》、《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的集體研究工作。
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舅舅给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这是我的第一套历史书,上中下三册,好几百页,纯文字,内容大概是按时间顺序编纂历代典故,诸如“王猛扪虱谈天下”、“岳飞抗金”、“文天祥投零丁洋”,并加以评判。翻到书边卷起,正是雄性激素萌发之时,牛逼大发,在同班...
評分“政治初期早熟,以熟读诗书之士人统治大量农民,无法应对变数,所以才强调均一雷同”。还是大历史观。其实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一团乱麻,近代史的兴趣更大。《万历十五年》算是第一部完整看下来的历史书,其实也是因为看起来不累。黄的大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那本书里就提到...
評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評分1、作者叙述不同的重要历史人物、王朝更迭、重大改革、历史事件的时候,经常提到当时整个国家面临的整体的问题,有些是社会管理问题,有些是国家政权的运行的问题,甚至农业生产的问题。 比如对于秦的统一,作者提到,除了周王朝的衰落、军事竞争等,还有其他的更重要的促成国...
評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黃老對自己提齣的“間架性設計”和“數目字管理”蜜汁執著,就像他指齣曆代執政者企圖用簡單的數學公式和道德建設來治國理政一樣,黃老也把自己的兩項觀念用來解釋曆代齣現的問題。本書不伐一些未曾意識到的曆史觀點,比起大曆史真的有料許多。還是要堅持整理一下(因世界杯拖慢瞭整理進程@_@)
评分到元朝結束,不包括明清
评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曆史觀,從長期的治理綫索看中國曆史,不局限於細節的真實與否。給社會科學看今天中國的治理邏輯帶來瞭很大的啓示。
评分乏善可陳
评分散文性的曆史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