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社會

幸福的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 理查德•萊亞德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侯洋
出版時間:2015-5
價格:49.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6661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積極心理學
  • 社會學
  • 理查德·萊亞德
  • 英國
  • 財經周刊推薦
  • 流行財經讀物
  • kara
  • 幸福
  • 社會
  • 人文
  • 生活
  • 心理
  • 發展
  • 和諧
  • 平等
  • 包容
  • 共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和政治製度是閤理的?究竟是什麼值得我們活下去?如果幸福不是一個政治問題,那麼政治還有什麼用?英國“首席幸福經濟學傢”萊亞德嚮幸福發問,用15個問題直指我們個人與社會的心靈。本書結閤心理學、經濟學、腦科學、社會學和哲學,幫我們形成對這些問題的全新看法。書中所有的觀點都建立在充分的證據上,將對我們如何能過得更好這一問題作齣全新闡釋。

 聯閤國倡導以“國民幸福指數”來代替“國內生産總值”,萊亞德是這項提議的主要發起人和推動者。他將心理學、腦科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經濟政策領域中,讓幸福的科學成為各國政府和人民提升幸福感的指導方針。本書是對這項提議的全麵解讀,相信會給轉型中的國人以啓迪和開悟。

 眾多知名學者、專傢推薦。英國著名記者安德魯•瑪爾:叛離正統,絕對坦率,比99%自稱“刺激思考”的書更能激發真正的思考。哈佛大學社會學傢羅伯特•帕特南:這本語言生動、充滿趣味的新書,雖然不會讓傳統經濟學傢感到高興,但的確會令所有人深思,究竟是什麼值得我們活下去。《觀察傢》:這是一本偉大的書,不但要用眼讀,還要用心讀。

著者簡介

理查德•萊亞德

 英國“首席幸福經濟學傢”

 國民幸福指數推動者

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政策顧問

 英國“首席幸福經濟學傢”,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政策顧問

世界各國的政府現在都已經意識到,衡量一個社會的健康程度,光靠國內生産總值(GDP)是不充分的。這一大改變,部分要有賴於理查德•萊亞德和他這部有巨大影響力的作品《幸福的社會》。

萊亞德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顧問團成員,自2000年起還擔任瞭英國上議院議員,被譽為英國的“首席幸福經濟學傢”。

他認為,一般來說,經濟學是把一個社會在幸福程度上的改變與它的購買力劃上等號的學科,但是他從來不接受這樣的觀點,而且過去50多年的曆史也證實並非如此。因此,他堅持認為,幸福無疑是社會唯一值得努力的目標。我們必須考慮現代文明如何讓我們不幸福、即使有錢為什麼還不幸福、要GDP還是要幸福等一係列問題。他倡導,增進國民的幸福指數絕不能以犧牲人民的幸福作代價。

 英國社會改革的推動者,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傢

萊亞德係齣名門,父親是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傢、心理學傢。萊亞德先後就讀於伊頓公學、劍橋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頂尖的經濟學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績效中心前創始董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2000年5月3日,萊亞德成為工黨“終身貴族”,被授予爵士稱號。他是英國著名的羅賓斯委員會高等教育高級研究主任,該委員會的報告引發瞭英國大學教育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規模發展。

2009年,他與人閤作撰寫瞭《美好童年》(Good Childhood)報告,在其中強調早期乾預的重要性,以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報告中的建議引發英國醫療服務體係采取一係列重大舉措。

 聯閤國大會《世界幸福指數報告》的起草者

由於萊亞德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推動以及他在幸福經濟學領域裏的研究碩果,2012年,他受聯閤國委托,與傑夫•薩剋斯(Jeff Sachs)和約翰•赫利韋爾(John Helliwell)共同編輯瞭當年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2013年,他再次主持這一報告的撰寫。

在他的倡導和主持下,“幸福行動力”(Action for Happiness)運動已經有來自140多個國傢的超過30 000名成員。

圖書目錄

第一版序 新科學帶來的啓示
第二版序 幸福行動力
| 第一部分 |
幸福的難題
第 1 章 美好生活的源泉在哪
一旦維持生計所需的經濟收入有瞭保障,要提高人們的幸福水平就不太容易瞭。通過整閤來自積極心理學、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依據,我們將獲得一個關於如何能更好生活的新視角。每個政府都應該重新評價自己的目標,每個人也都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標。
第 2 章 誰能給幸福下個定義
幸福是一種客觀的感覺嗎?幸福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比較嗎?持久幸福的真正來源到底是什麼?目前,人類最大的挑戰就是利用徵服自然的能力來徵服自己,得到更多我們想要的幸福。
第 3 章 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人民都幸福嗎
從 1950 年開始,盡管生活條件大大優於過去,但絕大多數西方人的幸福感並沒有提高。相對來說,在接近溫飽水平的貧窮國傢裏,收入對民眾幸福感的影響是最大的。
第 4 章 為什麼錢多瞭,我們卻沒有更幸福
從 1972 年開始,美國人的實際人均收入幾乎翻倍瞭,但對自己的經濟狀況十分滿意的人數百分比卻下降瞭。原因何在呢?其實,是社會比較和習慣化扭麯瞭我們對現實的知覺。
第 5 章 到底什麼能讓我們幸福
基因和成長經曆會影響我們的幸福,但這往往不是我們能控製的。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正在經曆的生活本身對我們的影響。生活中的哪些方麵導緻瞭彼此幸福感的差異呢?年齡、性彆、智力對個體的幸福感有影響嗎?
第 6 章 科技進步是幸福的殺手還是助燃劑
不丹是一個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高處的田園詩般的佛教王國。1999年,不丹的國王做瞭一個重大決定:允許電視進入不丹。人們很快便發現,離婚、犯罪和吸毒等情況急劇增加。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為瞭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嗎?如今,它卻成為潘多拉的盒子。
第 7 章 我們能夠追求共同的利益嗎
在生活的大多數時間裏,閤作是每天的主題,人們願意放棄短期的個人利益而去追求集體目標。閤作是如何發生的呢?為瞭共同的長期利益,人類的閤作能達到什麼程度呢?
| 第二部分 |
幸福治療國傢
第 8 章 人民幸福是社會的終極目標嗎
幸福是不言而喻的目標。如果有人問為什麼幸福很重要,我們無法說齣什麼外在的理由,很重要就是很重要。
第 9 章 經濟學能指引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嗎
在政府決策方麵,經濟學提供瞭精確的成本效益分析工具。但標準經濟學的人性理論是錯誤的,因為它主要基於過時的行為主義。如果經濟學能吸收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幸福將成為政策追求的目標。
第 10 章 如何改善永無休止的競爭
社會地位對身體健康會産生影響,社會地位高的人比社會地位低的人的平均壽命要長4.5歲。對地位的渴望是完全自然的,但它給我們人類追求更幸福的社會帶來瞭許多問題,因為總的社會地位是不變的。
第 11 章 我們有能力獲得安全感嗎
相對於失去100元的痛苦,我們需要得到200元纔能平衡。或者說,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是得到同樣一件東西所獲得的快樂的兩倍。人們討厭失去,喜歡安穩。
第 12 章 情緒可以通過訓練積極起來嗎
如果你想成為一位頂尖的小提琴傢,你需要在18歲以前練琴10 000個小時,並有一位實力派的老師。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快速地改變瞭自己的大腦,增加瞭相關神經元之間的聯係數量。同樣,我們也可以訓練自己快樂的能力。
第 13 章 藥物能讓我們的心理更健康嗎
弗洛伊德在將近40歲時開始通過生理角度來理解並治療精神疾病。即使在當時科學工具並不強大,對大腦化學機製的理解也很缺乏的情況下,弗洛伊德一直堅信心理過程有其內在的分子機製。
第 14 章 關於幸福的 12 個真相
在這個充滿機會的新世界裏,對於提升幸福感,有哪些是我們能做而沒有去做的事情呢?一個威脅和壓力更少,並能真正通過科學消除不足的更美好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將目標轉移為追求更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采取些什麼不一樣的行動呢?
| 第三部分 |
因“幸福”而起的爭論
第 15 章 懷疑論者是對的嗎
一方麵,幸福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人們對幸福感的興趣急劇增加;但另一方麵,關於幸福的學術爭論愈演愈烈,齣現瞭很多的幸福懷疑論者。他們不是懷疑幸福本身,而是懷疑幸福是否可以通過個人力量獲得。
第 16 章 轉摺的時刻到瞭嗎
詢問美國大學新生“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目標是什麼”,在20世紀60年代,大約有65%的人迴答說“創造人生的意義”,有45%的人迴答說“很有錢”。但到瞭80年代,兩個數字調換過來瞭,並一直保持到現在。是時候減少物質主義,更關注內心生活瞭。
緻謝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如果有人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你会怎么回答?(我想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 如果把这个问题范围缩小呢?缩小为一个选择题,它只有两种选择: A.很有钱;B.创造人生的意义。 这时你会怎么选择呢?(诱惑都挺大的,不过要实现A和B对于我这种普通人...

評分

幸福好像一个公式,等号左边的变量和常量都需要每个人去寻找 ,这本书至少提供了几个变量,你可以从书中去了解和阅读到,尤其是两头驴的那个漫画,很多事情一目了然,这很像自己与自己较劲和过意不去的时候的生动写照,太精辟了.  

評分

幸福好像一个公式,等号左边的变量和常量都需要每个人去寻找 ,这本书至少提供了几个变量,你可以从书中去了解和阅读到,尤其是两头驴的那个漫画,很多事情一目了然,这很像自己与自己较劲和过意不去的时候的生动写照,太精辟了.  

評分

如果有人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你会怎么回答?(我想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 如果把这个问题范围缩小呢?缩小为一个选择题,它只有两种选择: A.很有钱;B.创造人生的意义。 这时你会怎么选择呢?(诱惑都挺大的,不过要实现A和B对于我这种普通人...

評分

幸福好像一个公式,等号左边的变量和常量都需要每个人去寻找 ,这本书至少提供了几个变量,你可以从书中去了解和阅读到,尤其是两头驴的那个漫画,很多事情一目了然,这很像自己与自己较劲和过意不去的时候的生动写照,太精辟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看

评分

看瞭馬丁塞利格曼的書提到這個同行,纔買來看看,書的內容一般,與老馬的書不同在於:老馬關注個體,萊亞德關注公共政策;書融閤瞭心理學、社會學和腦科學、哲學,講到“大七”------影響我們幸福感的七大因素,傢庭、經濟狀況、工作、社區、健康、個人自由、個人價值。一天翻完,總體感覺書的內容有些散,理論略顯空洞。

评分

作者的來頭不小,還是母校的名譽教授,書中也的確提齣瞭不少對後工業時代社會現象的洞見,並打齣一個旗號“幸福經濟學”。英國作為貝弗裏奇報告和福利國傢的祖國,對於社會和國傢關係的思考確是領先的,但書中提齣的概念似乎並不是嶄新的東西。認為幸福損失和不公平都可以通過貨幣補償來實現的核心觀點,似乎依舊還在經濟學已有的軌道上而不是另闢蹊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觀點還是關於社會治理和政策過程的一種尚有些空的主張。隻是觀英國將政策創議的著重點放在瞭內部社會,那麼中國又如何在國傢影響力擴張的同時處理好我們的社會呢?

评分

這麼優秀的書(不知道翻譯得怎麼樣)為什麼沒人讀!

评分

作者的來頭不小,還是母校的名譽教授,書中也的確提齣瞭不少對後工業時代社會現象的洞見,並打齣一個旗號“幸福經濟學”。英國作為貝弗裏奇報告和福利國傢的祖國,對於社會和國傢關係的思考確是領先的,但書中提齣的概念似乎並不是嶄新的東西。認為幸福損失和不公平都可以通過貨幣補償來實現的核心觀點,似乎依舊還在經濟學已有的軌道上而不是另闢蹊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觀點還是關於社會治理和政策過程的一種尚有些空的主張。隻是觀英國將政策創議的著重點放在瞭內部社會,那麼中國又如何在國傢影響力擴張的同時處理好我們的社會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