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陈嘉映 伦理学 生活 随笔 社会学 文化 思想
发表于2024-12-22
何为良好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陈嘉映,1952年生,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无法还原的象》《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简明语言哲学》等;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感觉与可感物》等。
启迪和赞美。卡尔维诺曾勾勒出理解文本的两种路径:水晶与火焰。水晶指向澄明与轻盈,而火焰指向缜密与秩序。在《何为良好生活》里,水晶与火焰并存。陈嘉映一边翻译晦涩的海德格尔,一遍又能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讲得如此亲切,可能根本上是要克服虚荣心的——那种故意制造黑话和术语的文字虚荣心。所探讨的问题,这些年也想过、经历过,有的已经在个人判断中形成了基本的形态,一看陈嘉映便觉得亲切,但有的始终没有想清楚,比如普世、个殊、普遍、评价、性善恶论,关于这些主题的讨论,是本书给我启发、使我不断自省的地方。许多基本观念有所改观:一定要达成所谓的共识吗?一定有一种普遍性高于个殊性吗?在评价的时候,多大程度上能有内观?这些问题谈不不好,就变成了无关个体经验的心灵鸡汤和浮泛陈言,但陈嘉映井井娓娓,使人如沐春风。
评分可能因为相关观点都太熟悉了,读下来感觉没有以前那种穿透力。
评分16年6月17-24日,每日一章,颇多启示。这也是我在豆瓣记录“读过”的第800本书,值得纪念
评分感谢时代有陈嘉映
评分可能因为相关观点都太熟悉了,读下来感觉没有以前那种穿透力。
从《哲学起步》到《生活的哲学》,再到《何为良好生活》,一股脑的看完三本,对心灵世界的理解仿佛更深了一些,但又仿佛没有理解,一切夹杂在迷雾之中,当一个谜团逐渐被理清,新的谜团又接踵而至,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一个道理又套着另一个道理。是的,也许有些事情本身...
评分伦理学就是教人向善吗?基因自私吗?我们能从是推出应当,从实然推出应然吗?人文社会研究与科学研究区别何在?你想过生活的意义问题,或者说“我该怎样生活”吗?人怎么会知道却不做?科学能解释伦理学的困惑吗?理论能指导实践吗?德性能带来福报吗?善恶一定相对吗?你救人...
评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一个讨论了上千年的哲学问题。但其实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存在混淆概念的认知,在从哲学分析层面解读二者之前,先来回顾一下大多学者对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理解的理论架构。 认为“人性本善”者,大多以为人一出生心智...
评分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是一本好书。融汇贯通了中西方的哲学思想,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思考。观点精辟,论证精美,语言精准。这是我读的作者的第一本书,打算把他的其他书也看一看。 读完最后一页,再回顾一下,才发现,贯穿全书的有作者的一个观点,大致可以叫做“反对普遍,...
评分今日顿悟—— 何为良好生活拆解下来是: 1.何为良好的个人生活? 2.何为良好的公共生活? 引申出: 1.什么是个人?怎样的人生值得一过?过好人生人应该具备哪些识见思维或人格品质?历史上哪些人物的人格品质值得追崇?,若干问题。 2.什么是公共生活?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有何...
何为良好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