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然,山东济南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从14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芙蓉》、《花城》、《小说界》、《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期刊发表作品。2001年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3年在新加坡获得第五屆“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第二名,同年获得《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05年获得春天文学奖。长篇小说《誓鸟》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
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图文小说集《红鞋》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2008年起主编鲤书系。
80年代人,是伴随着偶像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崔健到五月天,从四大天王到陈奕迅,从王小波到村上春树,从赖宁到韩寒,在成长过程中,在懵懂无知的时代,偶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激励着青春前进的步伐,让我们为之付出无悔的热情与爱,用狂热打破一切准则。
长大了我们才发现,偶像被神话的过程中,已经脱离自身而独立存在,他的言行举止均被赋予意义,他在公众面前摆出某种言说姿态,却丧失掉清晰的轮廓。伴随着逼不得已的成熟过程,偶像逐渐被我们抛在脑后,曾经因为拥护同一个偶像而组成的小团体土崩瓦解,当偶像沦为一个标签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与青春的逝去。
我们曾经追随着偶像而试图建立或者反抗什么,偶像就像集合的哨声,把很多人聚拢到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朝某个方向前进。但最后我们颓然地发现,原本代表自由和反抗的偶像是一个易碎的肥皂泡,而作为拥护者的我们在摇旗呐喊的同时不知不觉被驯化,活在偶像的虚幻光芒之下,迷失自我。现如今,偶像不再是一种信仰,而变成一种职业。
本期《鲤•偶像》没有着眼于大时代,而从个体记忆里关于偶像的痕迹入手。殳俏曾经为了迈克尔•杰克逊苦学英语,当她真的站在梦幻庄园门口时,一个时代的偶像已经逝去。周嘉宁在十年的青春里,几次与老狼相遇,偶像亲切的像激励她成长的朋友,他们却从未交谈。榕树下网站承载了一代网民的文学梦,虚拟世界让铸造了神秘的文学偶像,如今他们各奔东西。王朔与王小波,两个文学偶像,一个因死亡而获得永生, 一个专心做一位父亲和匠人,王朔骑着二八自行车将接力棒交给更善于调侃的驾着赛车而来的韩寒。歌手田原从未将感情投射在一个人身上,她崇拜的是浓缩生活意义的普通人。
Mary Ellen Mark这位擅长拍摄明星照的摄影师,用一张伍迪艾伦的照片将其美国典型知识分子的形象镌刻在历史的画轴上,他将照片浓缩为叙事,将人物赋予生活的意义,《鲤•偶像》特地选取一组他拍摄的偶像照片,暴露大荧幕下的秘密。
小说栏目,张悦然、七堇年献上最新短篇力作。钱佳楠,滕肖澜,荞麦作为最近纯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也为读者奉献了新作。克莱尔•吉根凭借短篇小说两获爱尔兰文学奖,《鲤•偶像》特别选取她的代表作《离别的礼物》。
AT在《声纳》别册里带领大家探讨写作与真实的关系,“如果一个作家仅仅让你觉得‘ 感动’、‘真实’, 那他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撒谎。”论调的提出,必定在创作层面发人深省。上千投稿中精选出的《茜绪茀丝小姐》、《炸弹妞是我的姐姐》则展现了新生代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吃惊,居然能有7分。。。都是初中生评的吧 不喜欢意识流,也不喜欢这种不知所云的小说,小说给读者留下无尽遐想那是结尾,不是整篇文章。你既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批判现实主义,算是个后现代意识流主义? 张悦然一卦的小说实在喜欢不起来,快赶上郭四娘了,也许比郭四娘好一点吧...
评分高二第一节英语课,老师叫我们一个个上台自我介绍,是这句话让我一下课就跑到她的座位旁跟她打招呼:My favourite writer is Zhang Yueran.对我这种内向脸皮薄的人来说算是少见的举动。 第二次则更加巧合:教室后面贴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我俩的手指同时落在了“墨脱...
评分好吧,这也不是一篇规矩的书评,从题目便可窥见一斑。从主页的几篇书评来看,大家关注的更多是偶像这个概念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对书中全部内容的评论较少,我想说说。 鲤的每一期都有买,这一期买的比较晚,原因是:1.换了出版社后纸张变的极其脆弱,脆弱到何种程度?你只需用...
评分路内呢? 每一期的鲤都必买,这么多本看下来,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还是路内那篇《四十乌鸦鏖战记》,毕竟也是学机械的,看到这篇文章太有同感了。 周嘉宁,真是看了鲤之后才越来越喜欢你的文字啊,那篇《稀薄》,那篇《一个人住第?年》(抱歉书没在手边忘了是第几年来着)...
评分吃惊,居然能有7分。。。都是初中生评的吧 不喜欢意识流,也不喜欢这种不知所云的小说,小说给读者留下无尽遐想那是结尾,不是整篇文章。你既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批判现实主义,算是个后现代意识流主义? 张悦然一卦的小说实在喜欢不起来,快赶上郭四娘了,也许比郭四娘好一点吧...
仔细看了田原和张怡微的,别的……小说什么根本不想看,字太小。
评分每篇都是好文
评分每篇都是好文
评分[ 小朴的书 ] 跟这书是有缘分的。初遇是在太原街北方图书城,站在书架之间一目十行的看了前几篇,现如今在朋友家初略的扫读完毕。只是感觉,过去一直在谈的过去到眼下已然是真的过去了。
评分比想象中的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