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记生活

别忘记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作者:[法] 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
出品人:
页数:260
译者:孙圣英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4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30683
丛书系列:轻与重
图书标签:
  • 哲学
  • 皮埃尔·阿多
  • 法国
  • 歌德
  • 精神修炼
  • 文学
  • 哲學
  • 阿多
  • 生活哲学
  • 人文关怀
  • 自我成长
  • 情感共鸣
  • 日常感悟
  • 内心平静
  • 简单生活
  • 真实表达
  • 独立思考
  • 心灵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神修炼”源自古代哲学,通过这种日常的实践,个体可以努力改变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自身。皮埃尔•阿多熟读歌德的著作,在《别忘记生活》中,他分析了这位德国大师在“精神修炼”这一历史悠久的西方传统中的地位。

“别忘记生活”是歌德针对“勿忘死亡”、“思考死亡”提出来的。对歌德来说,生活就是保持积极的状态,就是在当下采取行动。歌德以古人为典范,认为应该活在当下,捕捉每一刻的幸福,而不是迷失在对过去或者未来的浪漫感伤中。超越“部分和偏狭的自我”,专注于当下,用“俯视的目光”、“宇宙的角度”看待问题,在歌德的思想中经常出现。这也是皮埃尔•阿多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的视野里非常关注的主题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1922—2010),法国20世纪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与文献学家,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思想研究,以研究古代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主义而闻名世界。阿多是福柯最欣赏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早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强调古代哲学并非一套理论学说,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生命品质密切相关的精神修炼。代表著作:《精神修炼与古代哲学》、《古代哲学的智慧》、《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和语言的界限》、《伊西斯的面纱》等。

译者孙圣英,1976年生,山东人,法国文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法语专业副教授。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外交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已翻译出版数部作品,如《图书馆之恋》、《身体的历史》(卷三,合译)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现在乃吾独爱之女神”
1. 浮士德与海伦
2. 现在、庸俗与理想
3. 田园诗般的阿卡迪亚
4.无意识的康健抑或后天获得的安然?
5.对当下的哲学体验
6.歌德思想中的古代哲学传统
7.歌德之当下、瞬间、存在于此
第二章 俯视的目光与宇宙遨游
1. 瞬间与俯视的目光
2. 古代人俯视的目光。山峰与想象的飞翔
3. 古代哲学家眼中俯视的目光的哲学意义
4. 中世纪和现代的传统
5. 歌德笔下不同形式的俯视的目光
6. 歌德之后的俯视的目光
7. 气球驾驶员与宇航员
第三章 希望的翅膀,《原辞》
1. 代蒙,堤喀
2. 代蒙、堤喀、厄洛斯、阿南刻以及厄尔庇斯
3. 人类的命运
4. 自传角度?
5. 神杖
6. 厄尔庇斯,希望
第四章 对生命和世界说是
1. 存在于此的快乐很大
2. 从生存本身体会到的快乐更大
3. 对变迁和可怖之物说是
4. 歌德与尼采
结语
参考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上周 散步至先锋. 书多 细看又不好 不是过浓过俗 就是过旧过淡 剩下的 都过深. 快步流连 焦躁起来. 最怕这样 眼前一桌菜 个个喷香油亮 让人欲望大涨 囫囵吃下了 只觉黏腻 夹一筷角落里精酿的细菜 倒没耐心品出味儿来了. 好书都放哪儿的经验还是有的. 抓一本 看背面 看前言 中...

评分

皮埃尔·阿多。那些发乎于心的言辞,经过智性的审视,梳理,淘洗,集中,恰如一股激流涌入心灵。这段时间情绪的凝结物——那些等待某日爆炸,或者结为坚冰和沉疴之物,在阅读的过程中,部分被瓦解,疏散,化成气泡,飞走。使我在中午的一教二楼的教师休息室里,在取下它之后的...  

评分

时间让人着迷。 我们对时间的思索,或许始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体悟,在流动的时间、事物中找寻一种价值。我们对未来也有自己的期许,每一种“可能生活”牵引着我们的无数遐想。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下”作为此间的桥梁也是我们真正能把握的事物。阿多的《别忘记生活》...  

评分

皮埃尔·阿多。那些发乎于心的言辞,经过智性的审视,梳理,淘洗,集中,恰如一股激流涌入心灵。这段时间情绪的凝结物——那些等待某日爆炸,或者结为坚冰和沉疴之物,在阅读的过程中,部分被瓦解,疏散,化成气泡,飞走。使我在中午的一教二楼的教师休息室里,在取下它之后的...  

评分

上周 散步至先锋. 书多 细看又不好 不是过浓过俗 就是过旧过淡 剩下的 都过深. 快步流连 焦躁起来. 最怕这样 眼前一桌菜 个个喷香油亮 让人欲望大涨 囫囵吃下了 只觉黏腻 夹一筷角落里精酿的细菜 倒没耐心品出味儿来了. 好书都放哪儿的经验还是有的. 抓一本 看背面 看前言 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写的并不坏,但是内容本身比《古代哲学研究》简单多了

评分

Hadot对于这个主题的关注还真是一以贯之。将歌德放在整个古典(特别是斯多葛和伊壁鸠鲁)传统中来看,歌德对于”现在/当下“的诠释融合了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的不同内涵,在保留古典哲学带有的灵魂上升、探索宇宙秩序(cosmos)中的人的位置的同时,将超离乃至鄙视现世的倾向转变为对现世的关怀和行动取向,而诗歌在歌德这里则承担了哲学应有的职能。这样看来,歌德不仅是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也是康德“渺小与伟大”主题和尼采“强力意志”的预言者。不过,Hadot的讨论急切地将歌德和这些哲学家放在一起,似乎这些哲学家说的都是一回事,那么他们还争什么呢?

评分

看书名,野心比那本老早买的《伊西斯的面纱》小多了。从诗歌本身探讨古典文化与启蒙运动双重影响下的歌德,时常能沿着一直讲到现代现象。首章中的伊壁鸠鲁/斯多噶,次章中的视角探讨,三章中的代蒙/提喀,都是某种古典遗产,在歌德这个“现代人”处发芽也确实有趣。勿忘死亡-勿忘生活,孰因孰果?

评分

维特聊到自杀时曾突然把话锋转到他对大自然天堂般的印象上;荷尔德林的诗里,当他在美丽的自然中安静的散步,自由开阔的天空总会带给他很好的情绪,无论是塔楼之诗还是许佩里翁,诗人的愁绪总会在自然中得到化解“我冥心静听在胸前嬉戏的微风细浪,极目仰望天空,俯探圣洁的海洋……仿佛一种亲密的精神为我张开臂膀,仿佛孤独的痛苦融入了神性的生命。”对世界的广阔性和空间无限性的感觉给他们带来了灵魂的安详与宁静,但给现代人的却是惊恐(大路的结尾,赞帕诺在海边惊恐地痛哭,他受到了帕斯卡“这无限空间的永恒的安静让我感到恐惧”的震颤)。阿多以浮士德身上精神飞升的力量切入,飞升带给了浮士德俯视的目光,但它不是为了看到生活的荒诞,而是精神在意识到无限后被碾碎,又被无限升华,生命就在创造和破坏的循环中修炼出接受并颂扬事物的平和。

评分

Hadot对于这个主题的关注还真是一以贯之。将歌德放在整个古典(特别是斯多葛和伊壁鸠鲁)传统中来看,歌德对于”现在/当下“的诠释融合了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的不同内涵,在保留古典哲学带有的灵魂上升、探索宇宙秩序(cosmos)中的人的位置的同时,将超离乃至鄙视现世的倾向转变为对现世的关怀和行动取向,而诗歌在歌德这里则承担了哲学应有的职能。这样看来,歌德不仅是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也是康德“渺小与伟大”主题和尼采“强力意志”的预言者。不过,Hadot的讨论急切地将歌德和这些哲学家放在一起,似乎这些哲学家说的都是一回事,那么他们还争什么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