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修订版)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约翰·I·古德莱得
出品人:
页数:388
译者:苏智欣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5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141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学校教育
  • 教育学
  • 美国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育儿
  • 约翰·I·古德莱得
  • 新书记
  • 学校
  • 成长
  • 教育
  • 童年
  • 回忆
  • 现实
  • 梦想
  • 青春
  • 变革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是古德莱得完成美国“学校教育研究”的调研报告书。书中基于总结调查的教师的数据、学生的数据、家长的数据、教学实践的数据以及决策的数据,详细说明了美国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形成学校教育种种弱点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在人们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全面改革学校的整套方案。它是对美国学校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该书荣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1985年杰出著作奖。古德莱得也因该书的出版被誉为“研究美国学校教育的权威”。

作者简介

约翰•I•古德莱得(John I. Goodlad,1920— ),当代美国教育界知名学者,1920年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市。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华盛顿大学,并创立了著名的华盛顿大学教育革新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a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ER)和美国教育探究所(the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Inquiry, IEI),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长达16年之久。他的研究领域从教师培养、儿童早期教育、不分级制到课程改革、学校革新、大学与中小学结伴改革。

古德莱得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有《不分级小学》、《课程探究:课程实践的研究》、《学校的职能》、《学校变革的生态学》,《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和1990年的三部曲:《教学的道德层面》、《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教师的地方》。近年的杰作有自传体的 《与学校的浪漫史》,近期正在撰写《与学校的浪漫史和美国梦》。

目录信息

序言/1
前言/1
第1章我们能办有效的学校吗?/1
第2章我们需要全面的教育/40
第3章超越学术知识/71
第4章在教室里/107
第5章获取知识的机会/148
第6章教师与教学环境/191
第7章学校和课堂在教些什么/224
第8章相同却又不同/277
第9章改进我们现有的学校/306
第10章超越我们现有的学校/364
后记/415
主题及人名索引/439
译后记/47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学校是我们成长中度过十多年的地方,成年后,牵着孩子的手又将他(她)送进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为了确认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著名学者古德莱得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美国“学校教育研究”,深入细致地调查了美国1000多所中小学校...

评分

学校是我们成长中度过十多年的地方,成年后,牵着孩子的手又将他(她)送进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为了确认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著名学者古德莱得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美国“学校教育研究”,深入细致地调查了美国1000多所中小学校...

评分

学校是我们成长中度过十多年的地方,成年后,牵着孩子的手又将他(她)送进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为了确认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著名学者古德莱得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美国“学校教育研究”,深入细致地调查了美国1000多所中小学校...

评分

学校是我们成长中度过十多年的地方,成年后,牵着孩子的手又将他(她)送进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为了确认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著名学者古德莱得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美国“学校教育研究”,深入细致地调查了美国1000多所中小学校...

评分

学校是我们成长中度过十多年的地方,成年后,牵着孩子的手又将他(她)送进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为了确认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著名学者古德莱得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美国“学校教育研究”,深入细致地调查了美国1000多所中小学校...

用户评价

评分

扣掉的一星,是因为有些拗口的翻译。作者关于分班制、职业教育与通才教育、分年级学制等方面的批评着实让人惊醒。

评分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有两点:(1)如何收集学校教育的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做出严谨的推断——这一点,对于一直沉迷于“思辨研究”的我来说,比较陌生。(2)为什么要分级,要分课时?从来没有一份详实严谨的研究论证过它的合理性,我们只是基于一百年前的习惯,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好的”,却从未仔细思考过,它到底依的哪个“理”?实际上,分级将学生的完整成长过程切割的“四分五裂”,分课时又将学生一天的完整时间与经验分割的“满目疮痍”——这样的做法都是基于成人视角下效率优先且“一厢情愿”的考虑,而不是基于儿童发展优先的考虑!

评分

扣一星因为翻译,真的是直翻干翻啊,真一点文采也无。可这个调查还是很完善,很合规范的,值得敬佩

评分

在读Goodlad“学校的职能”,但贵瓣上没有,三章开始一些概念和阐释很有意思,比如说overeducation,个人生长教育与职能教育之争,plato一部分应该有意思但非常含糊(可能是翻译的锅)小书主要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Recommended by Chengyue

评分

无论如何称赞这本里程碑式的教育学调研成果都是不过分的。翔实的数据描摹出了一个完整的80年代美国学校全景,也提供了一种稳当的改革策略。古德莱德说,教室的核心气氛是平淡,老师既不希望完全的沉默,也不希望有太多的激动情绪。这种按时按点的例行公事,确实是我从小经历的教育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