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采的所有著作中,《道德的谱系》(1887年)可能是最难懂也最具独创性的。
《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一篇论战檄文”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读者很快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其经典著作有《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不合时宜的沉思》、《重估一切价值》、《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朝霞》、《肃剧诞生于音乐精神》等。
译者梁锡江,1978年生,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著有《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编著(合编)《朗氏德汉双解词典》,翻译出版《道德的谱系》、《缓慢的归乡》、《骂观众》、《拿破仑传》、《魔女莉莉侦破木乃伊之谜》、《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等多部作品。曾获奖项有“戈宝权全国翻译文学奖”、“冯至全国德语文学研究奖”、“海富通学术专著奖”等。
这其实不是书评,是读完本书的随笔…… ====================================== 对于其精神导师叔本华视作彻底解脱手段与终极奥义的禁欲主义,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的第三章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详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种“意志的自我取消①”的确是,而且还仍...
评分 评分总论 《道德的谱系》分为三篇檄文,每一篇都辨证地质疑了我们道德判断的价值。尼采以一种谱系学的方式,检验了不同道德概念的起源和含义。 第一篇,“善与恶”“好和坏”比较了“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由强壮,健康,自由的人所发展,他们视自己的幸福是“好...
评分总论 《道德的谱系》分为三篇檄文,每一篇都辨证地质疑了我们道德判断的价值。尼采以一种谱系学的方式,检验了不同道德概念的起源和含义。 第一篇,“善与恶”“好和坏”比较了“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由强壮,健康,自由的人所发展,他们视自己的幸福是“好...
评分对照英译本,发现此书中译本翻译错误、不可解之处甚多。以第三章19节为例,P113页 中译本:比如有位心理学家今天很欣赏这样一种东西(随便是什么东西,其他人可能会说,这是他的正派),于是他就抵制那可耻的道德说教(现代人关于人和物的所有判断都粘在了这种说教),因为人...
更喜欢一二章,读第三章禁欲主义的时候,没有读到第一章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里那样具有戏剧性的逻辑反转的论证,也没有读到第二章里从债权人/债务人关系推导出造神仪式与虔敬心态的那种整体性风格,第三章显得更意气用事。尼采将道德研究还原为道德发生史的研究,他潜在的最大敌手是基督教,但论证中展现出更为宏大的打击面。在善与恶的作为人造物的发生史上,主人道德依据自身发展出所谓的好与坏(类似于查尔斯泰勒的“蓝图”),而奴隶道德则翻转过来,将受苦发展成一种神学(我称之为苦难神学),我觉得尼采对前者演变为金发野人的批判远不及对后者这种自戕式的神学的憎恶来得强烈。第二章里谈及痛苦/遗忘问题也很重要,可见、可忍耐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两年反复读欧洲早期文学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论及“贞洁”之处显然启发了福柯。
评分「罗睺罗(Rāhula) 诞生了,枷锁出现了。」鸭师:一副简单却惊骇的图案,它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宏大地展开,以历史学的、社会学的方式(福柯),或者以地形学的、生物学的方式(德勒兹)。系谱学成为了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方式,一种不同于反对辩证法的历史观。
评分第二、三章明显好过第一章,这个版本翻译不太好。马刺,真理与女人的关系有意思。尼采哲学有意思的是如尼采所说,“真理只是一种意志的显现”,所以你可以怀疑尼采,同理可以怀疑所有哲学家。
评分读完尼采的感觉就是:难得糊涂,但更难的是清醒。清醒很珍贵,因为真正的清醒带来的必定是自我毁灭。
评分后期尼采。尼采的道德批判,不仅仅是要颠覆善恶的价值评估,他还质问伦理评估的身体与生理基础,更根本地他质疑伦理评估的标准,这一标准可否被证明。因此,人们会容易就对尼采产生相对主义误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