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爱》是黎戈的随笔精选集,收入“侘寂帖”“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三个小辑共六十六篇作品,其中“侘寂帖”收录了一些文艺随笔,是作者对植物、园林、工艺、电影、小说、古诗词等内容的随想随记,新颖别致;“白色俄罗斯”是作者对俄国文学的独具个人角度的梳理与思考;“四季歌”写了作者淡味但不乏味的日常生活,加了一些民俗饰纹,不为怀古,只为感念旧时那种与季候相依的温暖感觉。
黎戈,女,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勤于动笔,作品刊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著有《一切因你而值得》(中国工人出版社),《私语书》(文化艺术出版社),《因自由而美丽》(新星出版社),《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台湾远流出版社)。
作者:这么 我读黎戈的文字,总会产生两种冲动,一是写,许多想法与感觉被激发出来了。二是读,她阅读面广,阅读量大,书中人、事、物,经她一提,也就很想把这本书找来看看了。比如旧俄时代一大批作家,我就是这样跟着她认识的。还有诗人惠特曼的散文集,画家夏加尔的回忆...
评分“更多的时候,我们静坐不语,当我从书本上抬头,总看你或远或近,与我凝神相望。多么明亮的眼睛,充满善意和感情。我在想什么?你无法获悉,你在想什么,我也不会知道。世界多么辽阔,世事多么纷乱,而我们却在地球的一隅,面对面,彼此无话,也无需说话,让时光静静流逝。”-...
评分黎戈是这个世代里一个好读者的典范。她读的勤恳,用心,把自己放进去,理解作者,感受文字,她把书当做生活,最重要的,她对此没有一丁点的傲慢。 傲慢,这是现代病。消费主义激发了人们的懒惰之外,更培植了人心的傲慢。当你拥有挑选和批评一样商品的权力,当你处于无数诱惑...
评分这是一本舍不得读完的书,好久没有一本这么对胃口的书了,没有夏日西瓜中间的一口甜那么直接,也不是办公室冷气直冲脊背的凌冽,是温度适中的一杯花茶,解暑得刚刚好。 读了几篇文章有种熟悉的感觉,黎戈这个名字也似曾相识,才发现去年也看过她的书,这次是旧友重逢。还有很多...
评分黎戈是这个世代里一个好读者的典范。她读的勤恳,用心,把自己放进去,理解作者,感受文字,她把书当做生活,最重要的,她对此没有一丁点的傲慢。 傲慢,这是现代病。消费主义激发了人们的懒惰之外,更培植了人心的傲慢。当你拥有挑选和批评一样商品的权力,当你处于无数诱惑...
2015年第72本:作为一个不求甚解、不事生产的业余选手,黎戈是我想成为的那种读者:阅读量大,阅读面既广且深,看她格物、考据、评述作家其人其事其作品,信息密度大,文字绵密紧实,信手拈来,不敷衍虚言,却常有妙解。她将读过的书,按照自己的格式转存、点滴营养入心,那些我读了似懂非懂、想说而说不出的话,都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契合之处。同时,她的文艺也是根植于她的生活的,她以一颗诗心记录平淡流年里那些微量而细碎的喜悦,她写自己守静简淡的日常,写生命的温柔与恐惧,满纸诗情氤氲,有种穆穆闲闲的隽永之美。顾随先生说:“定于一是静,而非寂寞”,黎戈的文字与生活,皆有这种心无旁骛的静谧之感。不足之处在于,错别字实在多了一些,希望再版时可以仔细校订。
评分几乎都在博客上看过了,算是大略再重读一遍。
评分非常喜欢黎戈的文字,是比庆山更真诚更接地气的女文青。只有内心宁静,被稳稳的幸福托起的心才能写出如此文字。愧,自己真的太浮躁,所以灵感尽失。
评分已臻化境,熟极而流。诚如作者前几年所说,照自己的技术与套路写下去,只会越发纯熟。多年的老读者挑不出错处,如果没有那约20%与之前书籍重合的篇目以及错别字就更好了。另外,作者写妈妈、女儿和先生的段落,取材朴素,洁白清平,真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也是一个大好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
评分温暖又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