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爱》是黎戈的随笔精选集,收入“侘寂帖”“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三个小辑共六十六篇作品,其中“侘寂帖”收录了一些文艺随笔,是作者对植物、园林、工艺、电影、小说、古诗词等内容的随想随记,新颖别致;“白色俄罗斯”是作者对俄国文学的独具个人角度的梳理与思考;“四季歌”写了作者淡味但不乏味的日常生活,加了一些民俗饰纹,不为怀古,只为感念旧时那种与季候相依的温暖感觉。
黎戈,女,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勤于动笔,作品刊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著有《一切因你而值得》(中国工人出版社),《私语书》(文化艺术出版社),《因自由而美丽》(新星出版社),《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台湾远流出版社)。
从第一本略显粗糙的《一切因你而值得》,第二本小心翼翼的《私语书》,第三本深谙其味的《静默有时 倾诉有时》,到这第四本《各自爱》,感觉书的编辑是越来越能传达黎戈的字意了。就算是早已看到了电脑版,拿到手后依然是惊喜。 好想快快看完,又好舍不得看完。容我慢慢来。
评分我很容易被“侘寂”的东西吸引,就像容易被黎戈的文字吸引一样。听说日本的年轻人已经渐渐陌生了侘寂,因为侘寂经过时光的打磨,没了新崭崭的时髦的光芒。可我正是爱上那种低调的、不扎眼的、散发着独特气息的暗沉,正如黎戈的文字,正如,这本《各自爱》。
评分作者:这么 我读黎戈的文字,总会产生两种冲动,一是写,许多想法与感觉被激发出来了。二是读,她阅读面广,阅读量大,书中人、事、物,经她一提,也就很想把这本书找来看看了。比如旧俄时代一大批作家,我就是这样跟着她认识的。还有诗人惠特曼的散文集,画家夏加尔的回忆...
评分“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执手贴》 黎戈的书基本是出一本就会留心着去找来看,如同期待一位旧友一般。很熟悉的笔调但是仍然想要看看其最新的近况。 或许是出生成长的年份差距,对于俄罗斯文学无法有那样的热爱和执着。童年时候记得也是读...
评分这是一本舍不得读完的书,好久没有一本这么对胃口的书了,没有夏日西瓜中间的一口甜那么直接,也不是办公室冷气直冲脊背的凌冽,是温度适中的一杯花茶,解暑得刚刚好。 读了几篇文章有种熟悉的感觉,黎戈这个名字也似曾相识,才发现去年也看过她的书,这次是旧友重逢。还有很多...
非常喜欢黎戈的文字,是比庆山更真诚更接地气的女文青。只有内心宁静,被稳稳的幸福托起的心才能写出如此文字。愧,自己真的太浮躁,所以灵感尽失。
评分太喜欢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作为一个心浮气躁的悲观主义者,实在太欣羡黎戈的沉静平和,于有灵万物中静观其美,享受孤独并保持不被它打败,对多种艺术形式从兴趣开发到长久孜孜,能说服自己;拥有这样的心态,文字自然好看,或许读来觉得云淡风轻随性可喜,殊不知她背后多少工夫呢,单从文字角度讲,比前几本更胜一筹,更气定神闲,更凿凿有力;好喜欢“侘寂帖”,很多场景仿佛在描述我,将内心很多未成形的句子归拢成一句句圆满,感觉真好;“白色俄罗斯”好亲切,虽然旧俄情结都是二三手了,不妨碍点滴落在心底的感动,有些书目就是follow后才接触到的,茫茫宇宙中有那么些人在读同样的字,在神游同样的时空,终于不那么孤独了。四星半。
评分看不进书呆子的碎碎念了
评分一個專注粗茶淡飯之美的「瞬間收藏家」。粗茶淡飯,瞬間,這是黎戈文字的美好,也是她的拘限。然而黎戈的可敬之處在於她對此心知肚明,日日勤勉卻無意自我粉飾。所謂no more, no less,是用雙重否定來維護的清明自守。
评分温暖又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