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小工具篇

戏剧小工具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200
译者:张黎
出版时间:2015-7-15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184231
丛书系列:布莱希特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布莱希特
  • 戏剧
  • 艺术理论
  • 戏剧理论
  •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 德国
  • 文论
  • 布莱希特著作集
  • 戏剧
  • 工具
  • 创作
  • 表演
  • 剧本
  • 排练
  • 舞台
  • 导演
  • 编剧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布莱希特的剧论和文论在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已有一套7卷本《布莱希特剧论全集》,并收入30卷本的《布莱希特全集》中,在西方文论界影响很大,是研究文艺理论的常备案头书,然而,在中国却仅有一本选本《布莱希特论戏剧》。本套布莱希特作品系列即以30卷本《布莱希特全集》中的剧论和文论部分为原本,每段时期选取其最知名的文章作为书名,邀请布莱希特研究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张黎和丁扬忠担任主编,邀请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老师担任译者,并邀请本领域专家为每本书撰写序言或选取其关于本书最经典的研究论文代序,为中国读者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最早阐述自己对戏剧新观点的文字,多系以剧本说明的形式写就的,如《关于<马哈哥尼城的兴衰>跋语》《关于<三角钱歌剧>跋语》等,希特勒上台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争,更无暇作系统的理论梳理。《戏剧小工具篇》是作者战后回国途中在瑞士撰写的,可说是布莱希特第一篇系统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

作者简介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戏剧家、文论家、诗人,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受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投身工人运动。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在苏黎世的旅馆,见到了本雅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开始接触、思考中国古典文化、中国戏曲思想。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金。1956年8月14日逝世于柏林。

目录信息

序:布莱希特戏剧学派(丁扬忠)
戏剧小工具篇
戏剧小工具篇补遗
论实验戏剧
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
戏剧能够再现今天的世界吗
舞台上的辩证法
关于革新
新内容的戏剧形式问题
关于大众戏剧的说明
K-类型与P-类型
间离的政治理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拜访“布莱希特作品系列”的译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丁扬忠先生时,他与我回忆起当年与黄佐临、陈颙导演一起排练布莱希特戏剧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这是新中国第一场外国戏剧,竟然演了80多场,还场场爆满,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人人都在论文中写布莱希特,...

评分

拜访“布莱希特作品系列”的译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丁扬忠先生时,他与我回忆起当年与黄佐临、陈颙导演一起排练布莱希特戏剧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这是新中国第一场外国戏剧,竟然演了80多场,还场场爆满,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人人都在论文中写布莱希特,...

评分

拜访“布莱希特作品系列”的译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丁扬忠先生时,他与我回忆起当年与黄佐临、陈颙导演一起排练布莱希特戏剧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这是新中国第一场外国戏剧,竟然演了80多场,还场场爆满,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人人都在论文中写布莱希特,...

评分

拜访“布莱希特作品系列”的译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丁扬忠先生时,他与我回忆起当年与黄佐临、陈颙导演一起排练布莱希特戏剧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这是新中国第一场外国戏剧,竟然演了80多场,还场场爆满,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人人都在论文中写布莱希特,...

评分

拜访“布莱希特作品系列”的译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丁扬忠先生时,他与我回忆起当年与黄佐临、陈颙导演一起排练布莱希特戏剧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这是新中国第一场外国戏剧,竟然演了80多场,还场场爆满,他说,几十年过去了,人人都在论文中写布莱希特,...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关于戏剧理论的研究极为深入、随是随笔但学术性强且不刻板,不乏轻松幽默。其中其关于戏剧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所谓戏剧表演的“间离”论的阐述,都有系统提出。结构相对松散随意,叙述也很易于理解,可读性很强。

评分

因为是布莱希特途中闲暇写就的,所以在当成理论著作读的时候就宽容很多。类似于杂记体的结构真的很凌乱,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前面的观点到后面又反复出现。有关科技时代孩子们活得欢乐的观点很有趣,关于“反映”“观察”“立场选择”和演员要求简洁易懂,平实朴素。后面几篇充数的其他理论文章略晦涩。

评分

与本雅明的联系(此处不分先后)可见一斑,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征吗?

评分

纲领

评分

作为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关于戏剧理论的研究极为深入、随是随笔但学术性强且不刻板,不乏轻松幽默。其中其关于戏剧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所谓戏剧表演的“间离”论的阐述,都有系统提出。结构相对松散随意,叙述也很易于理解,可读性很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