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陶庆梅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6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51244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戏剧
  • 小剧场
  • 艺术
  • 陶庆梅
  • 大陆
  • 行动的雕塑
  • 社会
  • 理论
  • 小剧场
  • 戏剧史
  • 中国当代戏剧
  • 剧场艺术
  • 1982-2012
  • 戏剧研究
  • 剧场文化
  • 戏剧发展
  • 剧场实验
  • 当代戏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将“小剧场”置于中国当代社会三十年变迁的大视角,从一个最具体的领域出发,以小剧场戏剧在当代三十年的演变为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程。本书由两个显著特点:仪式以参与式的田野调研为基础,将社会学方法融入文艺研究之中;二是以文化研究为理论基础,既将文化研究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戏剧领域中,也加强了戏剧史研究的理论性。

本书打破了以往戏剧史研究的封闭视角,是一本以扎实的田野调查、文化研究的理论背景以及对于戏剧史的新解读方式综合而成的文艺社会学著作。

作者简介

陶庆梅:1974年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2000年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当代戏剧评论与戏剧研究,陆续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文艺研究》《读书》《艺术评论》《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约20万字。著有《刹那间——赖声川的剧场艺术》(第一作者,台湾中国时报出版社,2003)

目录信息

序 言【黄纪苏】/1
第一章 如何研究当代小剧场戏剧/1
一 小剧场意味着什么?/3
二 以问题为引导的编年史/7
三 方法论:用跨学科的方式处理小剧场/9
第二章 1980年代:探索戏剧语境中的小剧场/13
一 探索戏剧语境下的小剧场/16
二 在小剧场的探索/33
第三章 体制内/外的实验/先锋戏剧/43
一 八十年代与思想渊源:在体制的暧昧地带/45
二 牟森:戏剧作为对抗/49
三 孟京辉:先锋与大众的复杂关系/54
四 先锋戏剧与“体制”/62
五 戏剧生产体制的变化——以北京人艺小剧场为中心/64
六 异类的声音/72
第四章 小剧场在民间2000~2005/81
一 民间戏剧的理念/83
二 《天上人间》个案分析/87
三 民营剧场个案研究:北兵马司剧场调查/97
四 民间戏剧的理想与现实/105
第五章 小剧场的市场新范式/109
一 “戏逍堂”——奠定小剧场市场新范式/111
二 “小话剧”的规模与特点/122
三 剧场的激增/128
四 在商业氛围中的坚守与创造/132
第六章 寻找新的对抗空间/143
一 青年戏剧的新生力量/145
二 商业戏剧结构的多元化/149
三 外来力量震荡下的民众剧场/159
四 戏剧的文化自主/170
结 语 变动中的戏剧格局/176
附 录 制作团队访谈/185
索 引/232
后 记/23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写成不易,作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又是半路出家研究戏剧,根基较为薄弱,补课又是耗精力之事。 标题是《当代小剧场三十年》,作为一本戏剧史著作,尚可,但是也可以说,毫无新意。 主要吐槽第一章。 一、小剧场意味着什么? 1.作者提出反主流、反体制、反商业,没错,...  

评分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把“小剧场”戏剧置于中国当代社会三十年变迁的大视角,从一个最具体的领域出发,以小剧场在这三十年的变化为个案,生动的描述了这三十年戏剧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全书六个章节:作者首先辨析小剧场的理论内涵,确立本书的基...

评分

评分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把“小剧场”戏剧置于中国当代社会三十年变迁的大视角,从一个最具体的领域出发,以小剧场在这三十年的变化为个案,生动的描述了这三十年戏剧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全书六个章节:作者首先辨析小剧场的理论内涵,确立本书的基...

评分

这本书写成不易,作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又是半路出家研究戏剧,根基较为薄弱,补课又是耗精力之事。 标题是《当代小剧场三十年》,作为一本戏剧史著作,尚可,但是也可以说,毫无新意。 主要吐槽第一章。 一、小剧场意味着什么? 1.作者提出反主流、反体制、反商业,没错,但...  

用户评价

评分

料比较足,观点也切实而朴实,连草台班、下河迷仓都有。

评分

后记提到“戏剧研究对于‘在场’几乎有着苛刻的要求”,所以整本书基本只有田野调查了……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评分

戏剧的历史在剧场,作者以田野调查为主文化研究为辅的方式完成了一本小剧场三十年史论。当代中国小剧场的发展脉络其实是非常清晰的,几部标志性的作品和标志性的事件自然而然的划分出几个历史阶段,书中最闪光的观点散见于对这些作品与事件的评述。如牟森《与艾滋有关》将“农民工”带上戏剧舞台,“自由需求”完全遮蔽了在当时更为迫切的“平等需求”。这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历史中最吸引我的人物无疑是牟森,他好像“荷戟独彷徨”的斗士,但我不相信他是唯一的堂吉诃德,肯定还有另外一些人在做着同样的努力,然而成王败寇,他们的名字就消散在历史的深处。如有机会,我想听他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评分

人类学田野之下的文化研究,可以廓清小剧场的概念,了解小剧场的历史

评分

后记提到“戏剧研究对于‘在场’几乎有着苛刻的要求”,所以整本书基本只有田野调查了……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