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瓷器 艺术 艺术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国瓷 历史 物质文化史 文化交流
发表于2025-04-12
青花瓷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主编推荐:
一件瓷能承载多少意涵,一本书能呈现多大时代。
◎18世纪以来,陶瓷早已成为考古学家们必要信息的来源,可是针对物质文化、商品,以及消费的历史学研究,却直到过去数十年才开始。
◎瓷器一方面是实用器,也具有仪式性的功能,同时又带有文化意义,因此,瓷器史的研究自然可以与商业、艺术、社会价值等密切相关。
◎《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给读者提供另一种观看青花的方式,跳脱传统工艺技术史层面,转而剖析青花如何影响着全球经济交流的发展,并探讨青花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位置,如何透过贸易机制,进而带动各地区人们的交流互动,从中也可一窥当时青花繁荣的盛景。
内容介绍:
罗伯特•芬雷以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为中心,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向切入,追溯瓷器的来历、变迁、用途、传播、影响与魅力。这样,书中就带入了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茶艺文化……也带进了西方工艺史、西方饮食文化史、西方生活史等,并由于中国瓷器也随着中国人与欧洲人的帆船去到可以入港停泊的地方,于是东南亚、非洲与中南美洲也都早早接受了中国瓷器,因此《青花瓷的故事》也带进了其他人类社会的相关历史。并且,罗伯特•芬雷精致地处理了陶瓷工艺史,使任何专业的人读来都毫无负担。
在《青花瓷的故事》中,郑明萱的译笔也是十分忠实和贴心,透过精巧的文字,消除了部分基于文化背景而可能产生的知识落差,却完全不害文意,不减少全书的内容,更可喜的是译文优雅易懂,读来生动流畅,令人难以忘怀。今天,青花依然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标志元素,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
作者简介:
罗伯特•芬雷,美国阿肯色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政治》《围困中的威尼斯:1494-1534年间意大利战争期的政治与外交》等。
译者简介:
郑明萱 是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广告学硕士,北伊利诺伊大学电脑硕士。旅美二十多年,原本公余从事译作,后专业为之。译业以杨绛为努力目标,活到老,译到老。译著多为重量级经典作品,以《从黎明到衰颓》夺得金鼎奖第一届最佳翻译人奖。郑明萱是华语地区少有的拥有译本粉丝的译者,可惜于2014年3月辞世,为译林憾事。
第五章还可以。谈中国青花瓷的衰落没讲透彻。
评分有错误:金和北宋先灭了辽,金再灭的北宋!译文实在出色,只是可惜了,天妒英才!
评分其实也没有以青花瓷为中心,而是讲述了瓷器作为联通中西的过往。
评分2018.1. 历史学家眼中的瓷器。不少观点令人眼前一亮,比如“黄中国和蓝中国”。
评分这是一本干货超多的书,我现在还在读引言就觉得信息量已经爆炸了,跳着翻了一下日本那一章,感觉作者看过的资料恐怕至少不下数千篇,内容非常丰富。内在逻辑和历史脉络非常清晰,是一部角度极其新颖的世界文化交流史。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似乎还存在误会,不过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瑕不掩瑜,很久没看到这样一本好书了,翻译也棒。无可挑剔。
1712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来到景德镇,他立刻被震惊了。 这里有100万人,3000座窑,到处是挑夫试图挤过街头的呐喊,“如同无时无刻不置身于狂欢节”,工人们昼夜忙碌,“万杵之声”令人夜不成眠,整座城市犹如巨大的火炉,被形象地称为“四时雷电镇”。 整整3个世纪,中国平...
评分从前言就能看出这是一本专家写的书,可不像国内那些个摇头晃脑、在什么鉴宝会上2b兮兮的半吊子。书的开端写1598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双料国王飞利浦2世下葬,他生前给自己选的棺木不是大理石,不是水晶石,也不是黄金,而是当年葡萄牙最大的海外贸易战船的龙骨板。由此引出16世纪...
评分1712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来到景德镇,他立刻被震惊了。 这里有100万人,3000座窑,到处是挑夫试图挤过街头的呐喊,“如同无时无刻不置身于狂欢节”,工人们昼夜忙碌,“万杵之声”令人夜不成眠,整座城市犹如巨大的火炉,被形象地称为“四时雷电镇”。 整整3个世纪,中国平...
评分无意间看见蔡康永推荐,就买了。 其实,我对瓷器一窍不通,并没有报希望能看的明白。然而,我却越看越上瘾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本介绍青花瓷的书,而是一部世界史。从瓷器的制作、取材、纹样、销售的过程中,去看那段历史的沧桑,滋味杂陈。感谢此书,让我了解曾经了中国,曾经的...
评分很棒的书,16世纪开始陶瓷才进入西方人的视线中,陶器是世界普遍发生的,但是由于中国独特的黄土高原,使得中国的冶金与制陶工艺相辅相成,得以快速发展,最终由于中国有高岭土使得中国有了瓷器。法国的耶稣会士殷弘绪偷学了中国的陶瓷制造技术,但他们传递回去的消息也使得欧...
青花瓷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